2016年以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连续9年入选“四川省环保诚信企业”——

奉献绿色能源 呵护绿水青山

版次:04    作者:2025年03月18日

繁花簇拥的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勾勒出绿色发展的美好蓝图。

普光气田回注站。

蓝天白云下的普光气田集气总站。

绿色智能天然气净化厂。

油菜花盛开时节的普光气田集气站。

走进今天的普光气田,依然山川秀美、绿水萦绕、空气清新、鸟语花香。

2005年,普光气田大开发被载入国家能源史册。普光分公司深入践行中国石化绿色洁净发展战略,高端设计、矢志创新、精准管理,形成了具有气田特色的环保技术系列、清洁生产工艺以及立体监控网络。气田开发建设至今,各项环保指标稳定达标、环境风险始终受控、环保形势持续稳定。中原普光人用智慧和双手,驯服气虎出巴山,在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贡献清洁能源的同时,忠诚保护了气田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中原普光人用忠诚、责任和担当,在巍巍大巴山描绘出一幅建设“绿色气田”、打造“生态工程”的时代画卷。

普光分公司严格推行清洁管理和绿色生产,始终坚守“零污染”环保工作目标,多年来,取得了系列环保成果和荣誉,走在了国内外同行的前列。2014年8月,被国家列入第四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016年8月,被国土资源部确立为石油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典型;2020年11月,被评为“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示范单位”;从2016年开始,截至目前,普光分公司连续9年入选“四川省环保诚信企业”。

强化源头设计 推行清洁工艺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引擎”

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境内,矿区面积1116平方千米,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4122亿立方米。它的发现和建设,对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然而,大自然丰富馈赠的背后,也给气田环保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气田所在地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植被茂盛、环境敏感,稍有不慎,就将给当地环境造成破坏,甚至产生灾难性后果。

面对众多世界级的环境保护难题,气田开发建设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严格履行“三同时”制度,充分吸收、融合国际先进环保设计理念,投入环保专项资金57亿元,从源头上筑牢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坚固堡垒。

普光气田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开发之基、建设之本,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将“绿色”“环保”贯穿于勘探、开发和生产全过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建设。

在钻井环节,创新应用“高产高效开发技术”,优化井位布局,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丛式井组”,实现了“少打井、多打高产井”目标,节约土地资源230余亩,最大限度保护了原始生态,采用国际先进的成套钻井技术,推广应用网电钻机、泥浆不落地等新工艺,最大限度实现污染物源头减量,平均单井减少泥浆用量30%以上,减少固体废物300余立方米,为国内同类气田新井建设提供了“普光样本”。联合高校和地方建材企业,研发钻井固废烧结资源化利用技术,将钻井固体废物转化为加工建材的辅助材料,实现了变废为“宝”,同时彻底消除了固体废物长期贮存的环境风险和隐患。

在采气集输环节,采用全密闭湿气混输工艺,首创高含硫气田产出水氧化复合处置技术和高浓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气田采出水100%循环利用或回注地层,地面集输系统全过程无生产废水、工艺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填补了国内特大型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工艺的技术空白。

在净化环节,采用国际先进的吸收脱硫、吸附脱水、硫黄回收、加氢还原和酸性水汽提复合工艺,天然气净化率达99.99%,总硫回收率达99.91%以上。净化厂工艺废水100%回用于循环水系统,所有生产、生活污水全部集中处理和连续监控排放。创新开展净化厂“闪蒸汽回收”“热氮吹硫”“液硫池废气利用”等技术改造,实现联合装置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持续降低,在同类装置中保持先进水平,与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等国外同类气田相比,处于领先地位。

总之,不论是开发建设的初期,还是安全运营的当下,普光气田始终坚持以绿色科技引领绿色发展,在不断吸收引进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创新,气田本质环保水平不断提升。普光气田环境保护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形成行业标准8项。一系列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使普光气田环保工作成为国内高含硫气田开发建设的“绿色标杆”。

坚持开门办企 加强立体防控

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防护网”

在“绿色发展”思想引领下,普光气田主动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开门办企业、公开抓环保,建立了工业排污口与生态环境质量相结合的立体监控系统。

在这个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所有废气、废水排放口均安装有在线监控设施,实时对水质、大气做“体检”,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地方政府环保监控平台,实现“现场直播”,公开接受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厂区周边设置有5处远程大气监控点,对大气中硫化氢、二氧化硫含量进行全天候连续监控。

率先在油气田行业开展了生态跟踪监测。与气田建设同步组建的环境监测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10余名、先进设备70余台(套),取得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双认证”,为生态气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监测人员定期对气田及周边5平方千米内的大气、水体、土壤等3类42项环境质量指标,以及45种草本、木本植物和农作物的7项指标开展跟踪监测,及时掌握气田区域环境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连续跟踪监测结果显示,气田及周边植物生理指标总体无变化,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品质指标保持平稳,水体、大气仍保持原有环境功能,环境和生态没有受到影响,依旧保持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自然风光。

目前,普光气田实现了泄漏检测预警全覆盖。气田所有生产区域均布设有硫化氢、可燃气体、腐蚀监测,以及火气检测、视频监控等7大类3829台监控设施,形成了高度密集的综合泄漏监控网络;各集气站场均设置气象实时观测设施,为应急状态下的救援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水体污染防控水平高。净化厂建立了覆盖装置区、储罐区、污水处理场的三重水污染防控系统,设置有3座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达3万立方米,满足各种异常情况下的水体污染应急处置。2024年建成净化厂工业水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气净化外排污水处理能力从720立方米/天提升为2900立方米/天,主要水质指标执行标准由《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提升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类,实现所有排水纳入园区排口统一监控。

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强。通过构建环境保护企地“三级应急联动模式”、多方高效联动应急协调机制和“五位一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以及配备的一流应急装备,为普光气田“特别定制”了一张强大的“环保应急网”。

2018年初冬,四川省2018年突发环境事件(Ⅲ级)应急演练在普光气田举行。地企联合、多兵种作战、水陆空同步推进……成为普光气田与当地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加强环境保护的经典之作。普光气田先进的环境保护体系,一流的管理制度流程和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受到川渝地区20余个市(州)环保部门的高度赞誉。

坚持绿色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

开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花”

生态是普光最大的优势,绿色是气田最美的底色。

栉风沐雨历春夏,始得硕果碧如玉。建成投产以来,普光气田先后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000余万元,栽种各类抗硫、吸硫植物27万株,恢复林地、草地、耕地1784亩,植被恢复系数达98%以上,临时用地复耕、绿化率达100%。贯穿工区的5条集输管道沿线,被勾勒成一条条“绿色走廊”,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和星罗密布的集气站,被装扮成一座座“花园工厂”。

2013年5月、2014年6月,普光气田开发和净化厂工程分别通过了国家有关部委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验收,认为“普光气田水土保持工作,是长江中上游工业企业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展现了国有企业高度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普光气田源源不断的优质天然气通过“川气东送”管道,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六省二市注入了绿色动能,惠及上千家企业和两亿多人民;天然气供应量增加29.1%,相当于每年提供约1457万吨标准煤的清洁能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气田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构成了地下气田、地面良田的美丽画卷。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普光气田将落实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有关工作部署和中国石化“绿色企业行动计划”相关要求,站位高远、创新管理,不断丰富国企担责履职的形式和手段,竭诚奉献绿色能源,忠诚呵护绿水青山,阔步行进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道上,让大巴山中的这颗明珠始终熠熠生辉、更加秀美照人,为建设美丽气都、美丽四川、美丽中国,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华彩乐章。

□文/图 王媛 王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