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 作者:2025年03月17日
巴山大峡谷景区。
春芽萌发,万山苏醒。早春的川东绿色宝库——达州,正焕发着蓬勃生机。
近年来,全市林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省林草局工作要求,以国储林建设为总抓手,以纵深推进林长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总牵引,抓保护促利用,抓服务促发展,推动我市高水平打造“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先行示范市迈出坚实步伐。
扩绿赋能
夯实林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3月,随着气温逐渐回暖,从万源黑宝山森林公园到凤凰山景区,莽莽林海换上翠绿新衣,吸引游人前往。在各地的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新一轮的植树造林工程逐步展开,为达州的森林图景增添新的色彩。
达州作为四川省森林大市,森林资源富集,森林面积达1134.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58%,于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资源禀赋,是达州林业事业发展的立足之本,也是动力之源。
2021年以来,我市每年抢抓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时机,以“3.12”义务植树节为契机在全市掀起义务植树热潮。2024年3月,达州市2024年春季全民义务植树暨“森林四库”建设推进会在普安镇水口庙村红花山召开。截至去年年底,达州全年义务植树942.32万株,其中,造林绿化434.56万株,抚育管护324.01万株,自然保护78.28万株。
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契机,我市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加大项目包装和融资争取,加快培育大径级、珍贵用材林战略资源,增加森林蓄积和碳储量,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和改善人居环境。
2024年,全省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工作会议在达召开。为助推“天府森林四库”建设,科学分解年度营造林目标任务,市林业局印发了2024年度营造林目标任务文件。国家林草局和省林草局特别支持我市新增18.5万亩国土绿化项目加快实施,我市获省林草局支持资金1.44亿元。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968万亩,人工更新4.79万亩,退化林修复16.494万亩,营林37.975万亩。
兴绿添彩
谋划“森林四库”全新赛道
近日,在位于大竹县的四川兴竹生物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类设备运转不停。2024年,大竹县破冰引进该公司的30万吨生物基新材料生产项目,该公司一期竹基新材料生产线已经投运,年产能可达10万吨以上,预计年产值10亿元。四川兴竹、上海泰盛科技、浙江鑫宙、中顺洁柔等四个行业龙头企业的先后落户,不仅标志着大竹县竹纤维、竹缠绕、竹浆纸“三竹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加速构建,更是大竹县聚力招大引强,开拓民营经济发展新赛道的精彩写照。
积水于库、存粮于库、聚财于库、汇碳于库。达州作为川东北主要竹资源基地,全市竹资源面积92万亩,拥有慈竹、楠竹等主竹种以及多种中小径地方特色笋用或笋材兼用竹种。
近年来,我市抢抓“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机遇,聚焦“以竹代塑”,谋定达州林业产业发展新赛道。充分利用近年来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腾出的林地空间,系统谋划松林改培,大力发展竹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编制《全市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拟定5年内计划实施低产低效竹林改造90万亩、优质丰产竹林基地建设60万亩,筑牢竹加工发展根基。
此外,制定《全市竹产业发展图谱》,构建“原料—初加工—深加工—园区—产品销售”全产业链,重点建设大竹县、渠县纸浆一体化项目,发展渠县“刘氏竹编”工艺品,加快竹基纤维材料、竹缠绕和竹笋加工,大力发展万源市、宣汉县竹林康养文旅融合产业,打造川东北渝东北竹产业发展引领区。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大培育现代林业基地园区力度,争创省级现代产业园区2个、“天府森林粮库”省级现代产业基地5个。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加大油茶良种培育和技术人才培养力度。2024年,我市完成油茶种植2.013万亩。
护绿守安
筑牢精细化防护监管体系
护好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达州森林资源地位举足轻重,森林精细化防护监管任务是重中之重。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