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州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2月14日在达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版次:02    作者:2025年03月08日

达州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达州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认真落实市人大预算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加力提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为达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全市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财政收入稳健增长。全力应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持续释放资产资源潜力,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6.6亿元,为预算的101.6%,增长7.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4.9亿元,非税收入完成121.7亿元。

财政支出保障有力。面对日益突出的收支矛盾,加强资金统筹,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大力提升支出质效,全力确保收支平衡。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省对我市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收入、转贷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调入资金等后,收入总量为717.8亿元,扣除上解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等支出50.6亿元后,可统筹安排支出为667.2亿元,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98.2亿元,为预算的90.8%;全市结存资金69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4亿元,结转下年使用资金60.6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面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市各级凝聚合力抓收入,有力保障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9.8亿元,为预算的94.3%;加上级补助、上年结余、转贷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454.7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34.7亿元,为预算的89.5%,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加调出资金、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415.4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全市结转下年使用资金39.3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较好。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5589万元,为预算的100%,加上级补助收入53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51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7173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457万元,为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及企业发展支出等。加调出资金5186万元后,支出总量为6643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全市结转下年使用资金53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推动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安全平稳。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3.9亿元,为预算的96.8%,加上年结余资金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88.5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1.5亿元,为预算的101.7%,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后,全市滚存结余资金67亿元。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市级(包括市本级、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下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3亿元,为预算的100.7%,增长11.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亿元,非税收入完成22.3亿元。

市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省对市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收入、转贷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调入资金等后,收入总量为263.4亿元,扣除补助下级、上解支出、债务转贷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等支出111.9亿元后,可统筹安排支出为151.5亿元,其中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3亿元,为预算的91.1%;市级结存资金18.5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5亿元,结转下年使用资金13亿元。2024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2亿元,为预算的93.2%;加上级补助、上年结余、转贷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07.8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12.3亿元,为预算的91.9%,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加补助下级支出、债务转贷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197.9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级结转下年使用资金9.9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723万元,为预算的100%,加上级补助收入31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6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063万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21万元,为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等。加补助下级支出357万元、调出资金1459万元后,支出总量为2037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级结转下年使用资金26万元。

(三)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5亿元,为预算的101.1%,增长11.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2亿元,非税收入完成19.3亿元。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省对市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收入、转贷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调入资金等后,收入总量为254.7亿元,扣除补助下级、上解支出、债务转贷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等支出130.4亿元后,可统筹安排支出为124.3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9.8亿元,为预算的92.2%,市本级结存资金14.4亿元,结存资金按规定清理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1亿元,结转下年使用资金9.3亿元。2024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3737万元全部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预备费9000万元,当年支出945万元,用于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结余8055万元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0亿元,为预算的91%;加上级补助、上年结余、转贷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等收入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74.1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1.4亿元,为预算的88.9%,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加补助下级支出、债务转贷支出、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等支出后,支出总量为169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本级结转下年使用资金5.1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723万元,为预算的100%,加上级补助收入314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037万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21万元,为预算的100%,主要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等。加补助下级支出383万元、调出资金1433万元后,支出总量为2037万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市本级无结转结余资金。

需要特别报告的是:从2023年起,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纳入市本级及以上统筹,因此市级、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与全市相同。

(四)重点支出执行情况

2024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的原则,集中财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1.教育支出92.3亿元,增长6.4%;

2.科学技术支出3亿元,增长8.7%;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6亿元,增长6.4%;

4.卫生健康支出67.7亿元,增长6.1%;

5.农林水支出107.5亿元,增长11.5%;

6.交通运输支出41.2亿元,增长28.6%;

7.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9.3亿元,增长20.7%。

(五)对县(市、区)财政转移支付

2024年,对县(市、区)转移支付334.6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98.7亿元、专项转移支付35.9亿元,主要用于民生实事、乡村振兴等方面。

(六)地方政府债务

2023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06.2亿元。2024年,新增债券199.7亿元、再融资债券51.3亿元,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49.5亿元后,债务余额为1207.7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201.5亿元,控制在省政府批准的1335.9亿元限额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分类型看:全市一般债务限额412.9亿元,余额405.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923亿元,余额802.2亿元。

分级次看:市级债务限额322.2亿元,余额290.3亿元;市本级债务限额227.7亿元,余额195.8亿元。

2024年,全市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重点投向铁路建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农林水利、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七)预算绩效管理

深化绩效管理改革,做到事前有评估、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应用,全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一是事前精准把关,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关口前移,出台《达州市市级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达州市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对新增200万元以上项目实施“全覆盖”事前绩效评估,2024年全市预算编制阶段事前绩效评估资金总额12.6亿元,调整项目23个,压减资金0.9亿元。同时,2024年全市预算编制阶段累计审核1.3万个预算项目、优化调整绩效指标近3万项,审减低效无效和不合规支出项目700余个、审减金额0.5亿元,为财政资金高效使用守好第一道防线。二是事中监控纠偏,强化预算执行。在预算单位项目全覆盖自监控基础上,全市累计开展财政重点绩效监控78个,并下达整改建议书,及时纠偏改错,改进完善管理。同时,对2024年执行偏差较大、效益不高的118个项目下达处置通知,共调减项目预算0.9亿元。三是事后评价问效,提升资金效益。建立“评价—沟通—通报—整改—反馈”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严格将评价结果应用到改进管理和政策调整中,作为次年预算编制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坚持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效,确保结果刚性应用,促进财政资源高效配置。

上述全市、市级及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均为快报数,决算批复后将有一些变化,届时我们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重点财政工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要求和政治标准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准确把握财政工作方向,努力提升公共财政保障水平,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各项重大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力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政”字当头,讲党性、守规矩。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讲忠诚作为第一标准,始终从政治上谋划财政工作,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主动积极、虚心诚恳地接受人大对财政工作的监督,积极主动接受人大工作评议,严肃评议纪律,全力配合工作,高效抓好整改。定期报告财政预(决)算、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等情况,支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充分听取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0件、政协提案99件,办结(复)率达100%,满意度达100%。

(二)坚持“责”字统揽,抓收入、优支出。依法履职尽责,坚持开源节流,强化收支管理。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对重点税源提级管理、重点监控,创新制定挖潜增收11条措施,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多渠道筹措财政资金,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39.4亿元,规模连续多年进入全省前5。强化预算执行,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近600亿元,有效保障全市重点支出。强化习惯性过紧日子措施,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市“三公”经费连续5年保持下降。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开展中期评估、“三项清理”等,盘活存量资金超5亿元,统筹用于民生急需处和发展紧要处。

(三)坚持“实”字为要,强执行、促发展。认真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1.6亿元。全力打好政策“组合拳”,统筹资金资源,支持“三大攻坚行动”“四大资源”开发利用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投入资金19.3亿元,全力支持“3+3+N”现代产业发展。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入资金29.5亿元,支持“两新”“两重”建设,有力释放内需潜力、提振消费信心。深入实施财金互动,支持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增信降费等,撬动社会资本12.9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签单保费连续4年超过3亿元。

(四)坚持“民”字优先,惠民生、暖民心。坚定不移扛牢民生优先政治使命,加强民生保障,全市民生支出42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7%。统筹投入83亿元支持办好省市确定的55件民生实事。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教育投入82.5亿元,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卫生健康投入67.7亿元,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社会保障投入92.6亿元,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兜牢重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补助资金39.8亿元,直达基层、直达群众,惠及超200万人。

(五)坚持“效”字发力,深改革、增质效。在全省率先出台《达州市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实行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优化完善财政监查、预(结)算评审、项目询价会审等审批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加快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物业管理、信息化维护、规划编制、论坛展会赛事活动及项目评审等标准支出管理办法。有序开展全市国有资产资源清查,推进资产统筹利用和盘活处置。深化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治理,营商环境指标连续5年获全省优秀。持续加强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组织日常监管,开展“减量增质”整治行动,畅通金融体系“毛细血管”。

(六)坚持“稳”字固本,严监管、防风险。严格“三保”支出预算编制、执行、库款保障等各环节管理,实时监测预警库款余额和保障水平,全市未发生“三保”风险事件。有序推动地方债务化解,健全债务风险处置领导机制,制定化债“1+8”方案,创新设立国有企业应急风险防控“资金池”,2024年超额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债务余额始终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限额内。深入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地方金融组织风险全面排查检查、会计服务行业治理等多项监管行动,坚决维护财经秩序。着力推进防非处非工作,做好涉非案件集资人稳控,非法集资新增案件保持“零新增”。

全市财政总体运行稳健,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是市委、市政府站高谋远、把关定向的结果,是市人大监督指导、市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升,区域发展不平衡,支出结构有待优化,绩效意识有待提高,财力统筹空间有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管理还需持续加强,财经纪律还需不断强化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5年预算草案

根据中、省、市决策部署,结合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按照收入预算积极稳妥、支出预算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编制2025年预算。

(一)全市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200.6亿元,增长2%,其中税收收入80.2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82.6亿元、上年未使用完的结转资金60.6亿元、调入资金12.7亿元、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0.9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8亿元、债务转贷收入54.1亿元,预计筹集619.3亿元供安排使用,其中: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7.2亿元;拟安排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