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大竹支行围绕醪糟产业发展

开展全产业链普惠金融服务

版次:04    作者:2025年03月08日

农行大竹县支行客户经理指导醪糟技师谷明学使用“掌银”。

本报讯(通讯员 郑年孝 方雨璐 摄影报道)“将新煮的醪糟装进陶罐里,让它继续发酵,味道更甘甜,消费者更青睐……”近日,正忙着“煮”醪糟的工艺技师谷明学见农业银行大竹县清水支行的负责人郑情怡和客户经理王云伟等人来访,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儿,一脸笑容地介绍起生产经营情况。

“春节开工后,我两天煮一次新醪糟,每次约1000斤,一个月的产量有1.5万斤,产量翻了一番。”谷明学指着已经装入陶罐的成品醪糟说,“这些醪糟今天就要发货,感谢农行发放的50万元贷款,让我有了如今的生产规模。”

据了解,“大竹县谷醪糟”之所以甘甜可口,其主要工艺在技师的“煮”。这“煮”饱含着众多工序和技艺,最关键一步是技师要把握好糯米的蒸煮和酵曲的配置。

2021年3月,谷明学打造了“大竹县谷醪糟”品牌,经过3年打拼,他的产品不仅在当地有了名气,还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国家。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他决定扩大酿制规模,购进设备、增加原材料储备。但经多方筹资后仍存在50万元资金缺口。

2024年3月,农行大竹县支行组织普惠金融部开展特色产业信贷需求调研时,了解到醪糟工艺师谷明学的情况。客户经理王云伟等人随即前往开展信贷调研,提出以“惠农e贷”为主要服务模式的个性化信贷解决方案。“我的50万元贷款从申请到放款仅用了几天时间。”谷明学回忆贷款时的情景,伸出大拇指说道:“农行的信贷服务效率非常高,让我感到十分惊讶。”

据了解,农行大竹支行围绕醪糟产业发展,以醪糟酿制工艺大师为主要群体,瞄准糯稻种植、醪糟酿制所需材料、醪糟销售渠道建立、醪糟品牌创建等核心环节,开展了全产业链普惠金融服务,促进该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从而提升产业综合经济价值。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20日,该行发放的醪糟产业链和其他特色农业产业链中的普惠贷款余额达5.64亿元,其中5名煮醪糟手艺技师获得共计270万元贷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