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5年03月07日
□王开仓 曾伟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安全摆在重于泰山的突出位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各领域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谋划部署,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我们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达州是全省的经济大市、农业大市、人口大市、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全省的资源大市、产粮大市,面临着省委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关键产业备份基地等重大机遇,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有着独特作用。在市委经济工作会上,市委就“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总量冲刺3000亿元”发出了总攻令、吹响了冲锋号。全市两会上,市委再次明确“决胜十四五、冲刺三千亿”,奋力推动达州“迈上”新的千亿台阶。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要办好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既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又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全面筑牢高水平安全防线。
抓好安全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紧盯道路交通、矿山和非煤矿山、九小场所、危化品、在建工地、城镇燃气、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以“万无一失”的标准,守牢“一失万无”的底线。
抓好防灾减灾。深刻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艰巨性,用“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见叶知秋”的敏锐直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抓好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准备、应急能力建设等,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抓好社会治理。“决胜十四五、冲刺三千亿”的新征程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要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坚定用我们的日夜兼程、负重前行,守护好全市人民的岁月静好、安居乐业。
抓好生态环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关乎国计民生,是必须守住的底线,也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要切实筑牢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精准精细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巴山渠水更加秀美安澜。
抓好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管好守住各类意识形态主阵地,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作者单位: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