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 作者:2025年03月01日
大竹护城河水环境提升工程。
“盼了多年,我们再也不为水发愁了!”近日,大竹县东柳街道居民蒋乾明舀起半碗清水,开心地喝了起来。2022年8月,“引水入竹”项目启动建设,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大竹县城终于接入了充足的水源。2024年3月,该县县委明确把水资源高质量配置列为未来3年全县五件关键大事之首,努力为全县城乡百万群众生活和生产提供更高质量的用水服务。
目前,大竹县正实施村镇全域供水项目,将全县31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四大片区,结合“引水入竹”工程,利用县域4座骨干水库,规划新建3座大水厂,利用1座既有大水厂,作为各片区供水“龙头”,为全县新增供水能力20.2万立方米/天,新改建近千公里输配水管网,与各乡镇(街道)现有供水管网联网配套运行,形成“5源+4厂+N线”城乡全域供水新格局。
2024年,大竹县委县政府心系群众、践诺笃行,基本完成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票决确定的村镇全域供水完成总工程量的83%,包茂高速双马互通迁建工程启动建设、护城河水环境提升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85%,城乡融合环境治理提升行动有效开展,环城大道北连接线开工建设,建成县人民医院停车场、157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32个城市电瓶车驿站,幸福煌歌城市更新项目竣工投用,乌木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0%,振兴路建成通车,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全面投用等“十大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围绕“十大民生实事”,该县人大常委会常态化加大工作监督力度,深入各责任单位、项目现场,跟踪调研完成情况,听取审议县人民政府半年推进情况和全年完成情况报告,并对民生实事的完成情况逐项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相关部门加大投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与此同时,该县竭尽所能增福祉,民生答卷殷实厚重,全年民生支出达5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6%。城镇新增就业6826人、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86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分别参保78.7万人、66.1万人,发放低保、特困、残疾人、高龄、优抚等资金3.8亿元,受理法律援助、劳动仲裁531件,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展“百场文化下乡”39场次,城区雨污分流主管网基本建成,国省考断面水质达Ⅲ类及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90.2%,森林覆盖率42.1%。
□文/图 本报特约记者 王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