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25年02月21日
2月13日至17日,达州市召开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和政协达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简称“两会”)。其间,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我市发展建言献策,教育议题成为关注焦点。从职业教育改革到城乡教育均衡,从心理健康护航到AI技术赋能,代表委员立足民生需求,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
今年“两会”教育议题既直面传统痛点,也有对新兴技术的积极探索,展现出与时代同频的创新活力。
针对极端天气对教学秩序的影响,市人大代表柯文川认为,近年来,达州市频频遇到高温天气,特别是2024年达州气象台多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而中小学校多数教室没有安装空调,影响正常教学,导致去年秋季开学一再延迟。他建议实施"空调全覆盖",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室(含功能室、宿舍等)安装空调作为我市重大民生事项,纳入达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补助项目,并明确相关标准;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财政、电力等部门通力配合,组织力量、摸清家底、搞好测算、制定方案,市县共担,分类分期实施,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安装空调“全覆盖”;通过以奖代补,鼓励支持各地自筹资金,加大投入,为幼儿园、高中、特校等安装空调。
代表练友全建议完善财政保障教育优先发展长效机制,适当提高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和入职学历门槛,为学生提供全链条贯通培养,推进城乡教育全域发展,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数字教育创新生态。
吕恩坤代表建议,关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完善学校法治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市政协委员黄仁祥提出了“AI+教育”,建议运用AI技术推动达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因材施教。面对中心城区学校大班额导致教师难以精准掌握学生个体情况,教学精准度不足,个性化教育缺位等问题。他建议运用现有基础,构建“达教智脑”教育云平台,依托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等完善的数字底座的算力支撑,升级现有智能阅卷系统为学情分析中枢,开发个性化作业生成引擎,运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动态生成分层作业,大量减少教师机械工作量。依托四川文理学院建设教育AI训练基地,组织师范生标注百万级本地化教育数据,培育具有达州特色的自适应学习模型。实施数字画像工程、智能伴学工程、教师赋能工程这精准教学“三大工程”,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委员李英表示,家庭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作用重大。家长应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点滴行为影响孩子,关注孩子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偏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她建议我市各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应将爱国主义教育系统纳入早期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和组织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力度。学校还应加强与家庭沟通合作,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定期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活动,如观看红色电影、参观革命遗址等,增强儿童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大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力度,提升基地质量,整合资源,提供丰富教育资源。幼儿阶段是孩子认知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发力,让孩子从小树立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见习记者 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