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春运“后半程”:畅通务工路 温暖返岗途

版次:02    作者:2025年02月21日

务工人员有序登上“春风送温暖 返岗保复工”专车。

2月19日清晨,达州客运西(北)站候车大厅灯火通明。电子屏幕上播放着“春风送温暖 返岗保复工”专车信息,拎着大包小裹的务工人员在服务台前排起长龙。“大家别着急,去东莞的专车8点准时发车。”身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李元芳一边分发早餐包,一边核对身份证件。这繁忙而有序的场景,正是达州春运“点对点”运输服务的生动写照。

劳务大市的春运“后半程”

作为川东北重要劳务输出基地,达州每年有100余万务工人员奔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其中节后春运阶段(正月初十至春运结束)客流量占比达45%。与往年不同,今年返岗高峰呈现“错峰明显、需求多元”的新特点。“农历初七至初九是传统返程高峰,但今年很多企业调整开工时间,务工人员出行周期延长至正月二十五。”达州客运西(北)站负责人唐春介绍,2月16日单日发送旅客3100余人次,其中省际班线占比35%,开往东莞、汕头、石狮、深圳等地的“春风送温暖 返岗保复工”专车日均发车12班次。

达州金垭机场同样迎来“空中返岗潮”。航站楼值机柜台前,航空地服人员正协助务工人员办理手续。据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正月初十以来,达州至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北京等地成为热门航线。务工人员的集中出行显著拉高了节后出港航班的上座率,尤其是广州、深圳航班,上座率达95%以上。”

为更好地服务务工人员,满足群众出行需求,金垭机场采取了一系列服务措施。在航线方面,积极协调航空公司,增加达州往返热门务工城市的航班频次。在原有基础上,额外增加了达州至广州、深圳等地的航班,确保有足够的运力输送旅客。同时,优化航线布局,合理安排航班时刻,尽量将航班调整到更方便务工人员出行的时间段,避免旅客候机时间过长或中转衔接不顺畅等问题。

智慧出行提升服务质效

在达州客运西(北)站,智能化升级让服务更贴心。“务工人员绿色通道”集成人脸识别、电子客票等功能,让乘客3分钟即可完成核验进站。李敏,一位在东莞电子厂工作多年的达州人,对此深有感触。往年春运返程,她都要提前两个小时来到车站排队,拥挤的人群、嘈杂的环境、漫长的等待,让本就疲惫的归程更加煎熬。而今年,李敏在家就通过手机购好了车票,到达车站后,径直走向“务工人员绿色通道”。李敏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她一边展示着电子行程单,一边兴奋地说:“以前要提前两小时排队,现在手机购票后刷身份证就能上车,这变化太大了,太方便我们这些务工人员了。”

家门到厂门的“无缝衔接”

“没想到村里登记完需求就能直接上车,这可太方便了!”2月19日,在达州客运西(北)站,46岁的建筑工张建国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新一年工作的期待。他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紧紧牵着妻儿,有条不紊地登上了“春风送温暖 返岗保复工”专车。

张建国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工人,以前每年外出务工,购票、转车等烦琐事宜都让他头疼不已。今年,听说村里有专门的返岗登记服务,他第一时间就去报了名。此刻,站在大巴车旁,他难掩激动之情,和周围的老乡们热情地分享着自己的喜悦。“以前去打工,光是路上就得折腾好几天,还担心买不到票,现在好了,政府和车站帮我们安排得明明白白,心里踏实多了!”

这辆核载56人的大巴车,车内整洁舒适。工作人员耐心地引导乘客有序上车,并为每一位乘客送上随车配备的“暖心包”。打开“暖心包”,里面装有面包、方便面等方便食品,还有一份详细的用工保障手册,为务工人员在旅途中提供便利,也为他们在工作地的权益保障提供依据。

唐春翻开工作日志认真地介绍:“我们节后主动与绿叶长途客运公司联系,并派专人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返岗需求台账,详细记录每一位有返岗需求人员的信息,包括目的地、出行时间等。乡镇将这些信息汇总后,精准对接客运公司,协商确定路线和发车时间。”

截至2月20日,达州西(北)站已开行务工专车205班次,实现“家门-车门-厂门”闭环运输4000余人次。每一辆专车都严格按照预定路线行驶,确保将务工人员安全送达目的地。□文/图 记者 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