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看渠县担当作为

版次:04    作者:2025年02月19日

2月14日,达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市长梁磊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蕴含了哪些“渠县元素”,展现了怎样的“渠县作为”“渠县担当”?记者进行了梳理。

2024年

“渠县作为”增光添彩

经济运行趋稳向好

渠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6.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连续九次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荣获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四川天府旅游特色县等国省荣誉49项,成功纳入全省20个强县扩权赋能改革试点县名单。社消零总额增长5.7%,服务业增加值269.3亿元、增长8.2%,增速居全市第一。

“3+3+N”现代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渠县攻坚轻纺服饰、消费品电子、纸制品三大百亿级产业,完成工业投资48.9亿元、同比增长84.9%,规上工业总产值184.6亿元。建成园区标准化厂房127万平方米,印染资质成功获批,中顺洁柔一期、铭圳纺织建成投产,冲压、通用数控机床(CNC)等设备到位1100余台,形成川东北唯一全制程产业链,成功创建四川省产城融合作创新试点园区,全省“亩均论英雄”排名进位至31位(晋升10位)。

农业大市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渠县粮食播面179.3万亩、总产67.3万吨,继续稳居全市“双第一”,水稻、再生稻最高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建成西南片区最大单体种鸡场,4个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投用,出栏家禽1700万羽、生猪92万头。新市镇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蜂糖李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圆满收官

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完成投资97.5亿元、夺取全市三连冠,成达万高铁华蓥山隧道工程全线贯通,西渝高铁建设项目路基、桥梁工程完成90%,镇广高速万寿枢纽互通实现半幅贯通、檬子梁等2个隧道双向贯通,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67%,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500余公里。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区域协同互利共赢

推进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微改革·微创新”18项,加快医共体改革,优化“1+3+13”医共体模式,建立渠县总医院,建成投用乡镇“医教养”综合体6个。全域推进学区制改革,建成(改扩)寄宿制学校13所。

举办大型招商活动5场,新签约项目91个、总投资489亿元,到位资金120亿元。日本东丽印染企业即将入驻,完成外商投资401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实现20.74亿元、增长184.92%。强化与重庆大渡口、忠县“友城互动”,完成2024年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重大事项1个、川渝重大项目2个。

城乡融合一体推进

实施县城“精修细补十项民生工程”,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500户,启动危旧房改造178套。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项目开工率100%,北城、李渡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G318绕城快速通道全面启动。

“万企兴万村”新增帮扶企业21家,新增乡村投资3150万元。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3066.5万元、增长43.82%。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1个。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1.5%,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县城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施营造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29.9%。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895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780人。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等5.7亿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728.7万元,惠及群众88087人。强化“一老一小”保障,适老化改造特殊困难家庭2100户,设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0个、银龄食堂4家,新增养老床位400张;“宕渠护童”系列健康工程新增普惠性托位120个。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54.7万人饮用水保障水平有效改善。

2025年

“渠县担当”勇挑大梁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

持续壮大轻纺服饰产业链,补全消费品电子产业链,延伸纸制品产业链,推动能源、绿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布局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精准引育产业链头部企业、关键配套企业,持续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全力打造以“轻纺食品、智能装备制造、绿色建材”为主导的“3+N”现代产业集群。

提能升级产业园区

锚定建设千亿级现代产业园区目标,持续做强园区平台,坚持“一区多园”齐头并进,加快推进经开区修编,推进标准化厂房、园区“六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突破土地紧、资金缺、人才少等要素瓶颈,努力把经开区打造成“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集聚的发展宝地。

优化服务供给促消费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全力提振大宗消费。发力首发经济,做强“户外318”公共品牌,实现更多“单品首发”“设计首发”“技术首发”。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夜间经济,持续办好龙舟赛、半程马拉松、服装设计大赛等文体赛事活动。鼓励商户开展联合促销,办好“年货节”“美食节”“音乐会”“消费季”等促销活动。

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全年粮食播面稳定在180万亩左右,总产量在67万吨以上。持续提升水稻新品种选育和玉米制种水平,壮大农产品加工销售链条,积极推动渠县农产品进入头部企业供应链,加快构建以粮油、生猪为主导,黄花、优质水果、水产、竹产业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建好“森林四库”,促进林业发展与农旅、文旅、和美乡村建设融合并进。持续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农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支持有条件的农业园区打造农文旅示范点,全力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完成以片区为单位的乡村规划,促进各片区特色、错位、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廊带组团、中心聚集、特色发展”新格局。加强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动高铁、高速建设,纵深推进G318、G660等国省道路提质和农村道路改扩建,加速“四向互通”高铁网络、“三横一纵”高速网络成型,构建“半小时通全域、一小时通成渝”的交通格局,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全面促进发展成果利民惠民

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保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在70%以上。积极拓宽居民收入渠道,持续做大县乡村三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抓实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输出等模式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以“1+3+13”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引领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完善城区学校建设,提质乡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全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推动民生改善更加可感可及。

政府工作报告为渠县发展擘画了蓝图、增强了信心,渠县必将扛牢“大县挑大梁、强县强担当”使命担当,为全市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严衡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