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6 作者:2025年01月10日
湖北省随州市有个洛阳镇,原名叫作“洛阳店”,兴起于永嘉南渡,曾为一方避乱胜地。该地有个银杏谷,千百年来生长出银杏520余万株,仅千岁以上的银杏树就有300余株,并使随州获得“中国银杏之乡”的美称。
2024年刚入冬,我有幸前往参访银杏谷。当日所见所闻,回忆起来,真有“故国乔木”千年不老之感,或可在此一叙。
在通往银杏谷的路上,沿途路边的冬小麦,已是片片新绿。偶尔有几丛白杨树,超出青葱的松柏,像哨兵似的站立着,那是快褪完叶子的毛白杨。它们耸立在红黄浅绿的山岭与地畔之间,与高大的野板栗树应和着,将枝头探向高天。一些乌臼树,顶着光闪闪的裸子木籽,扭曲的身子浸染着岁月的沧桑。一些杂花,细碎地散放于枝头。
车行近处,不时滑过几畦菜地。略远处,零星的白茶花,间杂着,似乎有意点醒了萧瑟的枯寂。成片的野菊,散发着幽香,混迹于灌木丛中,汽车开过,它们便像眼睛似的,眨呀眨地泛着黄晕。
不知谁家的院子里,几树火红的柿子树,挑着挨挨挤挤的红灯笼,海漫漫地越过墙头。偶尔看到一户人家的院子里,金黄的南瓜正堆成一座小山。几个大的,有弯形粗壮的,有椭圆敦实的,仿佛故意鹤立鸡群似的,散放在南瓜堆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不少老宅的房前屋后都有高大的银杏树,都是满树满枝的半绿黄叶,而地上则落满了绛色的银杏浆果。其时刚过立冬,天气未到霜降,南方此刻远未达到北方老秋的凋零与肃杀之效。然而,小小的银杏树,已经开始成丛成丛地耀眼,它们的叶子比大银杏树要黄得略通透些,似乎不如老树经得起岁月的磨炼,过早地老去了。远远看去,又觉得这些叶子不是在老去,而是在宣示一种饱含活力的生命。一棵树龄足有两百岁的银杏树,正浓黄一片,在白瓷砖墙的映衬下,放射着生命的活力,绽放出生命的昂扬。一株更显苍老的银杏树,正偃卧溪边,伸展着旁枝,腾展着独特的生命空间。它们的脸上,都写着“银杏故乡”的骄傲。
终于到了银杏谷,放眼观望,只见那新修的广场,新葺的人行道,新整的谷地,一片片银杏树披覆着半是浅绿的黄叶,都浸润在微雨中。尤其是五老树广场的那几株千岁老树,穿透了千年尘封的历史,历经风霜,怒放着生命的充实,傲视着俗世的卑微与短暂,站成了永恒的风景。人们说,它们是神农与妻子听妖的五个子女,被后人视作长寿、送子、状元、招财等人间追慕的象征。仰观那树冠,状如手掌,似乎在虔诚地召唤着远古的神灵,为今天的人们祈福。据说银杏谷除有300多棵千龄老树外,还有近2万棵百龄老树,它们作为520万棵银杏树中的佼佼者,傲然挺立,点化了银杏谷的主色调。
我们去的那天是当年11月9日,听说正是银杏谷闭园升级改造一年后再开园的第二天。虽然银杏叶尚未到最佳季节,我们未能观赏到银杏谷满谷金黄的盛景,但我仍为那些身躯老而不朽、生命力喷薄绚烂的千年不老的银杏树感叹再三,为古老的中华农耕文明的根和魂而追思不已,不由得生出超迈卑俗、知时奋发之心。抚今追昔,真是另一番“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发意味!
□黄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