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2025年01月07日
“多亏了你们帮忙,提灌站修好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秧苗干旱缺水了。”面对通川区罗江镇纪检干部的回访,红梁村村民胡大叔开心地回答。
此前,红梁村村民反映提灌站抽水设备损坏,影响农作物灌溉。罗江镇纪委迅速将相关情况上报至本“纵队”的区纪委监委联系纪检监察室,及时协调该区农业农村局并争取到维修资金,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自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开展以来,通川区纪委监委坚持高起点布局、严标准推进、实举措落实,整合区、乡、村三级纪检力量实施“纵队化”管理,以最坚决的态度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纵队联动
构建集中整治大格局
“为什么你镇已死亡的村干部‘三职’补贴仍在发放?”此前,通川区纪委监委第二“纵队”在开展集中整治交叉检查中发现青宁镇一条问题线索。
为破解村级“熟人社会”“人情关系”等监督难题,该区纪委监委将该案件指定给第三“纵队”的东城街道纪工委办理。经查,2018年以来,该镇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人王某未对离任“三职”干部开展年审,导致8名村干部死亡后仍发放补贴,共计4.1万元。
王某案的高效高质办理,正是该区纪委监委“纵队化”统筹管理下,有效促进“地地”交叉融合的生动实践,更在“室地”“组地”“组组”及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该区纪委监委立足实际,深入开展“室组地”和“1+1+N”模式下的“纵队化”统筹联动管理,即由1名班子成员任“纵队”队长,统筹1个纪检监察室、3至4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街道)纪(工)委、N个村级纪检协作区,“纵队”内实行人员统一调配、监督统一实施、案件统一查处、保障统一落实,做到通力协作、同向发力。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依托“纵队”,深化与农业农村、审计、民政等多个部门协作配合,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成果互用等工作机制,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问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从严从实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对症下药,推动点上与面上问题、个别与共性问题、新问题与老问题一体整改,不断提升专项整治实效。
截至目前,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自查自纠问题827个,推动整改796个。
聚焦关键
推动集中整治有方向
通川区纪委监委突出抓早抓小强化日常监督,坚持盯重点、抓痛点、解难点,抓紧抓实抓好集中整治工作。
“作为村委副主任,没有正确履行职责,多次挪用集体资金,我接受组织的处理。”谈及自己之前犯下的过错,通川区蒲家镇某村委副主任孙某后悔不已。
此前,该镇纪委在交叉监督检查中发现孙某违纪的问题线索后,立即展开调查。经查,2023年1月至8月,孙某利用职务便利先后七次将村集体账户资金共计1.09万元转到个人账户,用于个人房贷和车贷等生活开支。孙某担心年底村集体“三资”公开时被发现,又先后5次通过支付宝转账归还到集体账户。目前,孙某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农村集体“三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但农村集体“三资”点多面广,容易滋生“微腐败”,该领域案件的作案手法较为隐蔽多样。对此,该区纪委监委剖析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发生的原因,防微杜渐,充分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规范镇村干部履职行为,引导基层干部增强纪律意识,防止违纪违法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发生。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还紧盯“四个聚焦”“六大领域”,以及“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等重点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以“纵队”管理监督为抓手,班子成员带队下沉镇村一线督导,带着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调研,深挖背后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通过一件件可感可及的具体事,打动人心、唤醒信赖,推动实现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全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共走访接待群众近5万人次,面对面收集并推动解决群众诉求7000余个。
建章立制
推动集中整治见实效
集中整治的根本在“治”。通川区纪委监委坚持查办一起案件,解决一类问题,堵塞一批漏洞。
对于监督检查、案件查办中发现的个性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建立问题台账、明确具体整改举措和时限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例如,为进一步推动“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具体实事,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督促通川区水务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实际制定了《达州市通川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动“整治消防执法‘微腐败’”具体实事,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廉洁性,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督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实际制定了《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制度》《特殊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制度》等制度。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地域性、行业性、系统性问题,聚焦权力运行关键点、监督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进一步完善常态长效机制。2024年,通川区纪委监委通过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改、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抓,督促职能部门建章立制、堵塞监管漏洞,深挖细查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问题,推动制定出台、修订完善突出重点领域各项制度167个,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常态长效维护群众利益。
“我们着力提升制度执行效益,认真分析总结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督促加强机制建设,细化工作职责,实现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结合,努力形成完备的权责体系。”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道。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发挥案件查办治本功效,持续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精准“把脉问诊”,有的放矢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着力推动源头治理,切实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与此同时,我们分层分类召开警示教育会、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示钟’,引导他们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川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见习记者 吴昊 通讯员 吴卓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