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蜜柚成“致富法宝”

版次:02    作者:2025年01月06日

日前,达川区渡市镇低基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前,柚子堆叠成山,一个个硕大饱满的柚子套着红色的包装袋,煞是喜人,不时有客人前来选购。同时,随着该村柚子全面成熟,部分农户也从自家果园采摘了大量柚子,堆放在家中,等着售卖。

村民杨从明种植柚子已有20多年,家门前一棵柚子树是他1997年种下的,同时也是产量最高的一棵,今年结了近100个柚子,约500斤。目前杨从明种植了120余棵柚子树,2024年年收入1万余元。

低基坪村地处达川区西南丘陵地带,海拔约450米,位于“长江上游巴河百里优质晚熟柑橘产业带”最南边,历来有种植柑橘柚子的传统。“八道梁、九条沟,道道梁上种柑橘。”以前,低基坪村广泛种植爱媛、椪柑等品种柑橘,因没有形成规模,且未进行产业化打造,加之离城区较远,当时村民多是自己采摘食用,偶尔背到当地乡镇售卖,柑橘种植并未给村民带来多少收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渡市镇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推动“一村一品”培育建设。2017年,低基坪村组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到福建省平和县考察,并从当地引进了琯溪蜜柚,发动村民广泛种植。近年来,达川区老科协多次组织农技专家到该村,对种植户进行果树修枝整形、肥水管理、防虫治病等全方位培训指导,还将该村定为区老科协科技服务营地。

乘着该村大力发展琯溪蜜柚的东风,杨从明种植了2亩柚子。他耐心学习、悉心管护,2020年2亩柚子迎来全面挂果与丰收。“我家的柚子个头大、果肉多,最大的能有10多斤。当年行情好,很多人上门来收,平均一个要卖十几块钱!”2020年,杨从明将自己的老房屋推倒,修建了小楼房。

如今,杨从明将门口的老柚子树围了一圈篱笆,养了十几只鸡。有人上门买柚子,根据客人喜好,他有时候就近在老柚子树采摘,有时候去果园采摘,一条80厘米宽的产业路直通果园,杨从明十几分钟就能挑着满满一箩筐回来。

王守碧同样是种植柚子的受益人。2017年,低基坪村大力发展琯溪蜜柚时,王守碧种植了10亩柚子。近段时间,她的电话异常忙碌。

“王守碧当过村干部,不仅是种植能手,也是一位能说会道,协调能力较强的村民。村上特意让她在销售自家柚子之余,帮忙推销其他村民的柚子。”低基坪村党总支书记王健介绍。

1月3日,达城市民王先生特意驱车前往王守碧家中购买柚子。“我每年都来她这里买柚子,今年又来买几十个,自己家吃些,给亲戚朋友送点。”说话间,王先生汽车后备箱、后排位置装满了柚子。

目前,低基坪村琯溪蜜柚全面成熟,进入集中采摘期。一部分村民自己销售,一部分将柚子采摘后交付给村上统一销售。同时,村镇两级干部积极对接达州部分超市、批发市场,进一步拓宽柚子销路,了却村民后顾之忧。

如今,低基坪村全村种植琯溪蜜柚1327亩,带动该村果农1000余人增收,年产值约1200万元。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打造,从“单打独斗”到干群一条心,千亩蜜柚已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法宝,而低基坪村也正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稳步前行。

□记者 何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