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25年01月02日
民之所困,警之所系。近年来,通川区公安分局凤北派出所积极探索创新为民服务新路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实际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矛盾纠纷。2023年6月,该所被四川省公安厅命名为第二批省级“枫桥派出所”。
打造平安校园
日前,凤北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有一女子欲跳楼轻生。接警后,指导员符航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同时让辅警龙小月与她保持电话通话,为营救争取时间。
经了解,该女子是一位高校学生,由于父母离异,长期抑郁而逐渐形成孤僻、怯懦的性格,在与一同学发生矛盾后,产生轻生念头。
“我们都是‘00后’,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龙小月用轻柔的语气娓娓讲述自己亲身经历,逐渐赢得她的信任,鼓励她要坚强勇敢,为自己好好地活下去。经过半个小时的交流,该女孩最终走下窗台,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和错误,并保证以后不会再做傻事。
“职教园区有在校大学生3万余人,我们针对青少年学生叛逆、任性、冲动等突出现象,通过建立微信联络跟踪式感化沟通,及时引导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凤北派出所所长卿晨介绍。
建立信任,“危机”才能快速化解。凤北派出所坚持推进“三建三进三爱”校园工作法,即搭建合作平台、组建护学岗位、扩建护校队伍的“三建”工作法;安全检查进校园、法治宣传进课堂、防护知识进内心的“三进”工作法;便捷服务送关爱、心理疏导强自爱、矛盾化解显大爱的“三爱”工作法。
“喜报!我已经正式被录用为公务员……感谢您给予的帮助。”不久前,社区民警王长明收到一位彝族大学生呷某发来的喜讯。
原来,呷某曾与他人发生纠纷。后来,在民警刚柔相济的教导调解下,案件最终圆满达成和解。
达州职教园区有7500多名彝族学生,为更好地融入他们,凤北派出所民警主动参加彝族新年、成年礼等活动中。并在生活上,给予贫困彝族学生帮助,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凤北派出所以校园警务站为载体,主动为彝族学生办理异地身份证、居住证和参与政审等工作,让他们实现找警察不出校,办证件不跑路。
近年来,凤北派出所民警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学生,通过邀请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加警营开放日活动、神剑园红色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融入校园集体,厚植法治理念和爱国情怀。该所民警还先后参加了28名彝族学生的入党仪式,为9名学生做入党介绍人。
守护绿水青山
2024年3月21日,凤北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巡访中接到群众反映,犀牛山社区2组明月江流域附近有人使用火炮非法炸鱼。民警随即展开调查,并于当日傍晚将曹某等5人现场抓获,收缴渔获2.2千克。
无独有偶,2024年8月3日23时,两男子在州河徐家坝附近水域非法电鱼,被通川区渔政部门发现,随即两人借着夜色弃船逃走。接到区渔政部门报警后,凤北派出所民警通过侦查手段很快锁定嫌疑人罗某,次日罗某主动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凤北派出所地处达州主城区北郊,辖区水域多、河流广,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天然水域的非法捕捞现象屡禁不止。
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水生资源,为广大群众创造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凤北派出所采取多项措施严厉打击电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同时,与通川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加强沿河巡逻防控、强化线索排查以及开展宣传引导,全面筑牢水域生态安全防线。
“你好,山上不能烧纸焚香,请文明祭祀!”凤北派出所辖区有凤凰山公墓、犀牛山公墓,每年在清明节、中元节等祭扫高峰时段,民辅警都会在辖区道路、山林卡口设置值守点,引导进山群众文明祭祀、绿色祭祖。同时融入网格员、村社区治保组织等综合力量,确保“火源不进山、林区无隐患”。
目前,凤北派出所正抓住通川区公安分局大力推进警务航空体系建设的契机,深化应用科技手段,以无人机技术开展巡查,实现立体化巡护,针对非法捕捞、森林防火、非法排污等违法犯罪规律特点,加大对重点区域的巡查防控力度,精准高效打击破坏生态安全的犯罪行为,为我市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构建平安社区
位于达州主城北部的江湾城小区,是达州市最大的小区,江湾城小区及附近安置小区共有9119户常住居民,春节时5万余人在此居住。社区民警陈蜀疆告诉记者,江湾城业主一般以退休在此养老的老城区居民或在达州经商的外地人居多,这也带来了系列管理难题。
2024年9月22日1时,凤北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称,其停放在江湾城6期地下车库轿车被人钻入,车内1万元现金被盗。
接到报案后,办案民警通过缜密侦查最终锁定了嫌疑人身份信息,后经周密布控,于2024年9月22日14时先后将嫌疑人张某、杜某、姜某三人抓获归案。
“办案速度决定老百姓的信任度。”卿晨介绍,凤北派出所在“一室两队”警务运行模式基础上,对全所民警辅警能力进行摸底研判,将全所民辅警划分若干个战斗小组,科学调整各组专业警组民警辅警岗位,确保分工清晰、衔接有序。
近年来,随着智慧警务建设、“打、防、管、控”各项措施的健全,江湾城小区可防性案件警情逐年递减。派出所所长卿晨介绍,2024年,该所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4.6%、29.6%。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纠纷类警情明显变多了,如今已占据该所110警情的近六成。
2024年9月26日,凤北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在江湾城有群众因遛狗引起了矛盾。民警到达现场经了解,两人是江湾城二期的居民,起因是宠物狗在二人没注意时打架,其中一人在拉狗时被对方的狗咬伤,这才引发了争吵。
民警在与双方沟通时,以二人是邻居为突破口,从邻里关系等方面进行调解,让双方达成了和解。
为更好地规范居民养犬行为,凤北派出所结合辖区犬只管理现状,依托“一标三实”工作,对辖区个人和单位养犬数量进行全面梳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小区物业、社区干部和网格员,督促犬主依法依规办理登记手续。通过严格执法、日常管控、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文明养犬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所辖区域登记犬只信息421条,捕捉流浪犬12只,处罚携犬外出未系狗绳32起。
看似“小题大做”,但在卿晨看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防止小矛盾演变成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也是民警的分内事。2024年,该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3%,2024年荣获了“全区公安成效一等奖”。
□见习记者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