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110” 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版次:04    作者:2025年01月02日

本报讯(记者 闫军)“您好,这里是法院‘执行11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我已发现被执行人的车辆,请立即采取行动。”近期,万源市人民法院通过强化“执行110”机制,对涉执案件施加持续高压,成功将一起案件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该案被执行人王某与申请人陈某、张某、王某三人之前达成了调解协议,承诺在2023年11月20日前支付申请人挖掘机租赁及劳务费共计10万余元。然而,王某在支付了部分款项后便失联,余下的5万余元一直未支付。因此,申请人再次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法官多次尝试联系王某未果,随后发现王某名下有一辆小轿车,立即在网上对该车辆进行了查封控制。此举旨在确保唯一可追踪的财产无法进行交易或抵押,并试图通过车辆找到被执行人的下落。

2024年12月26日上午10点,“执行110”接到了申请人陈某的电话,称发现王某的车辆在万源城区河西一带频繁出现,请求立即对车辆进行控制。执行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并成功扣押了被查封的车辆。

看到自己的爱车被查封,被执行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于次日上午10点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示愿意尽快履行付款义务。

“感谢法院执行局,今天下午款项已经执行到位了。”下午5点,申请人王某发来信息,告知被执行人所欠的款项已全部支付完毕,并对万源市人民法院高效的执行工作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