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2024年12月20日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办理窗口。
42项业务“全程网办”、个人80%事项“掌上办”、多项业务“跨省通办”……
今年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发挥住房公积金保障功能,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在推进惠民利企政策举措中持续“加码”,极大提升了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幸福感。
扩大惠民政策
让更多人享受红利
“现在符合条件的都能办理公积金‘商转公’业务,真是太好了!”家住通川区朝阳东路的王女士在得知达州放宽“商转公”条件后,急忙前往银行办理。
“幸亏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说得详细,让我带齐了材料,不然又要多跑一趟,真是太感谢他们了!”王女士称,办理“商转公”后,她每月房贷从原来的4000元直接降到3200元,还贷压力大大减轻。
为让全市更多人享受到公积金惠民政策,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及时推出异地贷、组合贷等业务,支持公积金加装电梯提取、多孩家庭租房提取、重大疾病提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取等服务,让群众实实在在体验到公积金带来的便利。
今年10月,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根据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业回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发布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新政策,包括放宽“商转公”办理条件、提高单双职工公积金贷款额度和多孩家庭贷款额度,支持“又提又贷”、父母子女“代际互助”等,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促进住房消费。
此外,8月15日起,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对住房公积金贷款欠缴期数、余额倍数等进行调整,将原“欠缴住房公积金6个月以上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中的“6个月”调整为“12个月”,将原贷款计算规则“不得高于借款人和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之和的20倍”中的“20倍”调整为“30倍”。暖心的惠民举措,让更多的缴存群众申请到公积金贷款,圆安家梦。
“我们要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优势,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深掘政策潜力,促进住房消费,更好地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信息数字化建设
让业务办理更轻松
“没想到,现在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不仅提交的材料简化了,而且人还没走出大厅,钱就到账了,真是太快了!”前不久,在市政务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龚先生不禁向记者感叹道。
群众办事便利,得益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以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积极赋能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持续在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方面,推出多项切实举措和创新办法,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依托服务管理平台,加强与人社、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动,先后对接完成企业开办“一件事”、退休“一件事”、身故“一件事”等主题集成服务,实现跨部门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极大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群众跑动次数。
全面开通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异地缴存职工只需出示“住房公积金个人业务办理电子码”,就可代替原《职工缴存证明》《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证明》《贷款结清证明》等3项纸质证明,有效解决群众“多地跑”“往返跑”的难题。推行“跨省通办”、个人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12329热线、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等办理渠道,实现线上到线下的转变,群众可“足不出户”轻松办理公积金提取等45项业务。
此外,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还与川渝东北片区12地签订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推动两地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缴存信息互认,极大提升川渝两地职工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的便捷程度。据统计,一年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向重庆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在我市购房发放17笔609.8万元贷款,出具182份达州职工在渝购房缴存证明。
强化监管防风险
守护市民“钱袋子”
住房公积金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压舱石”,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紧紧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安排,始终坚持在发展过程中对民生予以保障和改善,抓业务发展,强化风险防控,全力以赴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公积金业务运行平稳良好。
4月以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先后走进机关单位、学校、社区、企业等地开展政策及法治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相关政策及业务办理流程,以及用虚假信息提贷公积金的反面案例。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骗提、套取住房公积金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多次提醒广大群众擦亮双眼,警惕中介的虚假宣传,自觉抵制“住房公积金提现”等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开户单位178家,新增开户职工2.16万余人,截至12月归集住房公积金39.55亿元,办理提取29.37亿元。其中,住房消费类提取占比56.38%,有效降低了缴存职工购房和还贷压力;已发放贷款1491笔5.37亿元,累计为5.91万户职工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74.42亿元,有力保障了群众住有所居。
□文/图 记者 蔡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