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精准监督 让“薪酬”不再“心愁”

版次:02    作者:2024年12月20日

本报讯(记者 杨洁 通讯员 王玥)“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谢谢你们!”面对前来回访的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通川区朝阳街道居民张大哥连连道谢。

张大哥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此前,他与工友们做完工程项目后,劳务单位始终未足额支付工资,合计拖欠约10万元。张大哥和工友多次讨要工资,班组长均以“还在算账”为由拒不解决。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深化走访解 有事找纪检”——达州市“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进万家”联合大接访走进朝阳街道办事处,这场家门口的联合大接访让事情有了转机。

“您别急,您反映的这个问题,我们马上了解核实。”在场接访的区纪委监委驻区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马雅秋收集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详细记录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台账上,并及时反馈至区人社局,督促其切实履行好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积极协调施工单位限时解决拖欠工资问题。不久,工人们被拖欠的工资全部支付到位。

根治欠薪难题,保障劳动者合法收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今年以来,通川区纪委监委将查处欠薪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督促区人社局大力加强政策宣传,开设人社政策之窗,在线上平台发布养老保险、就业创业、劳动维权等各类政策,提高群众政策知晓度。并积极开展联合大接访、流动接访,实现“一线听音”,“过筛式”排查群众急难愁盼,收集并建立涉薪问题台账180余条。

起底问题只是“开门问诊”,如何做到“药到病除”才是关键。对此,区纪委监委紧盯重点行业领域跟进监督,通过一线走访、明察暗访、集中检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对欠薪问题发现一起、交办一起,定期跟踪回访已化解和正在办理的欠薪问题解决情况,动态掌握化解进度,实现督查过程和后期回访闭环。

此外,为建立解决欠薪问题长效机制,区纪委监委多次与区人社局分析研判问题成因,推动从源头上堵塞制度漏洞,完善《治理欠薪问题实施办法》,不断深化“室组+职能部门”联动,联合人社、住建、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形成工作合力,将“欠薪清单”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可及的“幸福账单”。集中整治以来,监督推动行业主管部门为282人追回工资289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