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2024年12月16日
近年来,校外培训收费乱象频出,部分机构存在变相提高收费标准、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另立收费项目等乱收费行为。今年,我市将“校外培训收费不规范问题”列入2024年达州市中心城区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一。活动启动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通过开展自查自纠、联合督导、专项督查等一系列活动,促使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越来越规范透明,有效化解了群众不满,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每一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我市制定了《达州市中心城区“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整治措施、责任单位及时间表。同时召开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不规范问题”工作专题会,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今年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头等大事。
不仅如此,我市严格按照专项整治重点内容设计《达州市中心城区“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不规范问题”整治工作自查表》,市、区两级校外培训机构主管部门督促指导中心城区的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按照该自查表如实逐条逐项开展培训收费自查工作,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建立问题台账,逐一对账销号,形成闭环。截至今年5月,中心城区18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按时完成自查自评和问题整改销号工作。
为形成共管共治的格局,我市从教育、科技、文体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人员组成专项督查组,重点对中心城区校外培训机构是否在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培训项目、培训时段、收费标准,是否严格执行《达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和教育部关于非学科类培训收费相关规定,是否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等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逐步规范校外培训收费行为。
在监管方面,我市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执法,严查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虚增培训时长、变相提高收费标准、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等违规收费行为,以及学科类机构违规开班、已注销机构继续开班、非学科类机构违规开展学科培训、“家庭作坊式”“小饭桌”“AI自习室”以及托管机构打“擦边球”开展学科培训等违规行为,持续整顿校外培训市场秩序。
为有效防范“卷款跑路”“爆雷”等风险,我市将依法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及培训资金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现主管部门、监管银行、培训机构三方对培训预收费资金的监管,实行“一课一消”。
此外,我市引导家长同培训机构签订规范的培训合同,利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购课、消课,获取正式收费票据,有效防范培训机构违规收费等行为;全力推行“先学后付”支付模式,督促指导校外培训机构主动开通“先学后付”支付模式,并引导家长使用该模式结算培训费用,减少家长的培训风险。
据了解,今年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中心城区先后开展了2024年暑假校外培训专项治理、2024年监管护苗专项行动、校外培训治理百日攻坚等专项检查执法行动,共查处校外违规培训行为60余起,其中立案28件,退还培训资金180余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448万元,罚款26.581万元。
□记者 罗丹 丁畅 实习生 龚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