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24年12月14日
农行客户经理了解中药材收购情况。
本报讯(通讯员 郑年孝 夏秋月 摄影报道)“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解决了我购买生产设备的资金难题。”近日,四川华百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林早早来到农行大竹县乌木支行,当100万元贷款资金转入公司账户后,他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近年来,大竹县依托当地适合种植中药材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紧邻重庆北部的区位优势,实施中医药强县战略,全面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汪林夫妇抓住机遇,在乌木镇凤山村、团坝镇等地流转了3000亩土地,种植石菖蒲、通草、百部等高价值中药材。由于技术不断进步,公司不仅种植中药材,还培育药材种苗,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民营中药材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药材产业,筑牢了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然而随着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链条延长,公司的资金缺口也日渐突出。到今年10月中旬,欲增购一台中药材烘干设备时,几十万元资金让汪林感到为难。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得知农行大竹支行根据大竹县实施中医药强县战略需要,推出了一款名为“惠农e贷—中草药订单专项贷款”的消息,遂立即向该行提出了贷款申请。
“没想到提出申请的次日,农行客户经理便上门服务。”据汪林介绍,农行大竹县乌木支行客户经理蒋文文、刘姝伶带着移动办公设备,察看了药材种植基地,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根据实际提出信贷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完成了信贷调查、审查、审批流程,提供100万元的贷款支持。
今年以来,农行大竹县支行根据当地发展中药材战略规划,加强与县中医药管理局合作,组建团队深入乌木镇、文星镇等24个乡镇,调研药材产业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运用农行“惠农e贷”政策,创新推出“惠农e贷—中草药订单专项贷款”产品和配套服务,有效解决了药材种植户的资金难题。
统计显示,截至11月30日,农行大竹县乌木支行已为250余个种植中药材的市场主体发放了5292.05万元专项贷款,占比突破该行“惠农e贷”余额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