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2024年12月14日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明确指出,要探索利用工业工程技术、装备等改造传统农业,运用信息、数据等要素支撑现代农业。开江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作了哪些改革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记者专访了开江县委书记庞佑成。
庞佑成表示,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明晰了达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找到了达州改革发展的“突破点”,抓住了达州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处”。一是彰显了市委“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定力。市委始终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这次全会又以改革之力推动工业之兴,既有“对标对表抓改革”的坚定决心,又有“久久为功强工业”的坚定恒心,充分体现了市委“聚焦发展谋改革”的坚韧毅力。二是彰显了市委“一以贯之抓到底”的改革定力。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浪潮,市委创新打出了招商引资、国有企业重组等改革“组合拳”,这次全会又吹响了勇当区域改革先行者、全省改革排头兵的“进军号”,充分体现了市委“敢为人先抓改革”的勇气魄力。三是彰显了市委“一如既往干到底”的实干定力。市委《决定》紧扣中省改革要求谋篇布局,紧盯“5大板块24个方面”靶向发力,既统揽全局、又系统集成,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路径,充分体现了市委“担当作为推改革”的实干定力。
庞佑成说,近年来,开江县始终牢记市委书记邵革军关于“开江要扎扎实实把农业做深做透”的指示要求,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出台《关于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县为着力重点、加快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立足打造“四张名片”,全力发展特色、高效、智慧、共富“四大农业”,先后被纳入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全国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县、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10余个国省试点示范。
突出循环种养,创新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建立稻渔产业技术协同攻关机制,创新成立县水产发展中心和现代稻渔产业研究院,与上海海洋大学等8个科研院校联合攻关9大课题,研究形成稻虾(藕虾)沟田共生、稻虾平田轮作、立体生态养殖“三大模式”,引领全县“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
突出延链加工,创新发展高效农业。扎实开展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园区市场化建管运发展模式,同步推出国有企业重组改革,挂牌成立开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田城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定向支持中国西部珍珠产业园、现代粮油物流加工园和开江工业园区发展,形成水稻、珍珠、虾蟹“三大全产业链条”,中国西部渔米之乡、虾蟹之乡、珍珠之乡加速成势。
突出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充分释放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和省级数字乡村试点效应,探索搭建“1233+N”智慧农业体系,创新开发“智慧农业快捷贷”金融产品,助推打造农户端、农政端、农商端“三端”完整闭环,实现农业生产实时监测、在线诊断、远程操控,农事服务全程式托管、点单式服务。
突出多方联动,创新发展共富农业。立足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探索共建跨区域“稻田+”产业联合体,打造区域联农带农新格局。创新“国企流转融资改造+村集体经济+二次发包”开发模式,统筹实施国储林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形成联农带农紧密型利益共同体。
改革实效最终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成效上,接下来,开江如何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庞佑成表示,开江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动一切可用力量、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冲刺四季度、誓夺“满堂彩”,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干实绩为全市大局多作贡献。
抢抓政策添动能。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认真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省16条”,积极抓好项目谋划、资金争取等工作,持续放大各项政策、资金合力效应,努力形成更多新增长点。
项目为王扩投资。深入开展“50亿级”重大项目招引攻坚,用好用活国资领投、产业基金等招商模式,力争实现50亿到100亿级项目“零突破”。持续掀起“大干四季度、全力拼项目”攻坚热潮,大马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更多投资量、实物量。
做大产业强支撑。深入推进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进企解难拼发展行动,助力重点企业竣工投产、满产达效,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力打造水产、粮油、白酒、豆制品4个10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县。扎实抓好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构建多元消费场景,全面提振消费活力。
协同发展增活力。持续加强与毗邻地区的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工作协调,加速与达州东部经开区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成效。
增进福祉惠民生。全力推进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大攻坚行动”,让发展成果更好转化为生活品质。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记者 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