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何以高飞?

——达州高新区打好“三张牌”,竞逐低空经济“万亿”赛道

版次:03    作者:2024年12月12日

无人机展示。

驼峰通航直升机。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达州高新区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聚力打好“三张牌”,全力竞逐低空经济“万亿”赛道,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未来,书写“低空”高飞新篇章。

打好资源牌

构建发展优势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根本原因是政策推动、法规完善、市场需求增长、技术创新及企业积极参与的结果。

为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2022年5月19日,达州金垭机场正式通航。这意味着达州河市机场通航62年后正式“退役”。

对交通发展的“功臣”,达州早有新“任命”。2021年10月,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依托河市机场大力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2024年10月,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全力争取全省低空经济试点,跻身四川低空经济“第四城”。

河市机场的重要性再次被强调。目前,河市机场成功转型为B类通用机场,通用航空片区成片开发方案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专家会审查,园区控详规划已完成全套成果制作,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承载主体和培育基础。

为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达州高新区依托河市机场建设7平方公里低空经济产业园,重点布局通航制造、通航运营、应急救援三大主导产业和航空物流、航空培训、通航文旅三大辅助产业,力争到2027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同时,成立达州市通用航空产业园区高新区工作指挥部,组建四个工作专班,统筹指导、协调推进全区低空经济发展有关事宜,高新区发展和改革局履行指挥部办公室职责,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抓好工作落实。

打好招引牌

提升发展实力

低空产业涵盖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及低空飞行保障。

如何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2024年12月16日,在达州高新区举办的达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腾盾无人机总装基地等低空经济重点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中,集中开工腾盾无人机总装基地等低空经济产业项目10个,其中产业项目6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总投资超57.2亿元。

开工的产业项目中,腾盾无人机总装基地项目属于低空飞行器制造产业项目,零重力航空乐园项目和达州航空训练基地项目属于低空运营服务项目,是现阶段招引的低空经济产业链“链主”项目。

腾盾无人机总装基地项目由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川腾航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将具备年产30架以上大型无人机生产能力和蜂群子机批量化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不低于20亿元。四川腾航科技有限公司达州项目负责人刘斯佳表示,在达州高新区建设无人机生产基地,看中的是齐全的要素配置、优良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零重力航空乐园项目通过新能源航空器、各型无人机、飞机模拟器打造达州航空乐园,满足航空运动项目开展、飞行体验等大众航空运动消费和应急救援、生态治理等通用航空保障服务需求。达州航空训练基地项目将建设达州航空训练基地,开展CCAR141部航校飞行员整体课程培训、航空科普研学教育等业务。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石红表示,从政策端到资源端到基础设施端,达州高新区强势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正积极对接高新区,将围绕产品特性和地方特色,依托“载人航空器+载人无人机”一系列产品打造航空乐园。

达州高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付艳表示,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优越的环境,紧盯腾盾无人机项目和零重力项目上下游产业,积极招引固定翼飞机、无人机、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制造产业,依托海航航校、零重力等企业,积极开展航空培训、航空文旅、航空物流等,以场景打造吸引更多低空产业集群集聚。

打好支持牌

激活发展动能

要实现低空经济“高飞”,就要对标先进地区或者先布局发展地区。达州高新区高端通航制造技术、低空飞行智能化技术等方面与先进地区仍存在差距,需要梳理优势、因地制宜、取长补短。

支持拓展场景应用。达州是传统农业大市,地形条件复杂、森林资源丰富,达州高新区支持低空产业与智慧农业、应急救援跨界融合,积极探索“低空+农业”“低空+安全”应用场景。同时,还依托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现代物流产业园、川渝东北空中应急救援中心等项目优势,探索“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救援”应用场景。

支持产业协同发展。当下,在达州高新区,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园的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新材料后制品运用研究取得进展,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正积极打造锂钾产业体系,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吸引了众多数字经济企业入驻。达州高新区大力支持通航制造就地配套,支持企业将玄武岩纤维应用到航空复合材料生产,支持企业瞄准航空动力电池发力,支持数字企业通过“数据+”“算力+”“智慧+”赋能低空经济发展。

培育技术创新企业。位于达州高新区的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达州运行主体——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自2023年3月进入实质化运行。今年,达州高新区与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引进清华大学航空航天王亮教授团队,依托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性能电推进无人机专业研究所,成功孵化四川龙征星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国内首款超轻型复合翼EVTOL。该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拟投超轻型EVTOL研发中心,二期拟投超轻型EVTOL整机生产装配中心。按照协议要求,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将投资200万元,北京潇嫣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万元,共同打造建设超轻型EVTOL研发中心,攻克“分螺旋桨滑流分明细技术”“飞机操稳特性分析”“气动载荷设计”等技术。目前超轻型EVTOL研发中心已落地达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强化人才要素保障。由四川文理学院、达州市公安局、达州高新区、通川经开区、四川腾航科技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四川文理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在研发、制造、试飞、农业服务、城市治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人才支撑。

发展低空经济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当下,达州高新区凭借独特的区域优势和积极的战略布局,以奋进应对挑战、以争先破解新局、以创新赋能未来之势,抢抓这一低空蓝海蕴藏的新机遇。

□文/图 记者 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