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24年12月11日
本报讯(记者 王彦力 通讯员 赵毅)近年来,渠县积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的育人体系,按照“四个加强、三个关爱”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加强思政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渠县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改善课程设置,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教学质量。坚持一校一特色打造教育品牌,采用小学、幼儿园“1+N”模式孵化学校特色,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加强法治教育,构筑法治防线。组织专业人士担任学校的法治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法律咨询活动。目前,渠县中小学校外法治辅导员和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为100%,开展法治讲座90余场。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报纸、校园网站等渠道,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宣讲,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渠县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现场普法的方式传播法治理念,增强师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
加强安全教育,夯实安全底板。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对学校的食品采购、加工、储存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未成年人的饮食安全。通过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等形式,增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广泛开通未成年人诉求渠道,充分发挥留守女童智能手环报警预警的作用,建立留守女童“一对一”帮扶机制,切实防范校园欺凌、校园霸凌等危害未成年人事件发生。
加强家校合作,呵护未成年人成长。渠县各学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商讨学校重大事项,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此外,学校通过开设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发放家庭教育手册等方式,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关爱心理健康,护航阳光成长。分级分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干预,充分利用LED显示屏、黑板报、宣传栏、展板和微信公众号,广泛深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今年以来,渠县开展了“心向阳光 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游园活动、“我爱我,珍爱生命”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测评等多项活动,增强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了个人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落实帮扶行动。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各学校农村留守儿童,每两个月实地走访结对帮扶未成年人至少1次,每年实地走访至少6次,常态化开展家访校访、心理健康辅导、安全自护教育、亲情陪伴、情感关怀、励志教育等帮扶工作,开展“六一”慰问活动、组织集体生日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关爱精神生活,培养新时代好少年。渠县投资1713万元新建和改建未成年人宿舍及留守未成年人亲情联络室、心理辅导室、图书阅览室等基础设施,在10所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试点学校推行“三提(提升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定制公交)”“三补(定制交通补贴、早晚餐生活补贴和住宿费补贴)”,确保留守未成年人假日寄宿住得安心、玩得开心、学得舒心。通过举办“看家乡发展变化 创天府旅游名县”红领巾小讲解员选拔赛、“童声里的中国”传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系列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精神生活,厚植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