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启用“四川智慧动监”新平台——

无纸化证明打通动物检疫工作“最后一公里”

版次:03    作者:2024年12月10日

本报讯(记者 谭楚甲)指尖轻点手机,检疫申报轻松提交;检疫人员线上即时受理,赶赴现场核查后,检疫证明随即从平台一键出具,办理时长大幅缩减,工作效率成倍提升。今年以来,通川区借力“四川智慧动监”平台,打造网上申报、现场检疫的智慧检疫新模式,跑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此前,动物检疫流程繁杂、信息流转滞后,养殖户常年奔波于申报路上,检疫周期冗长,监管也易出现盲区。通川区全面启用“四川智慧动监”新平台,打通“手机申报、网上受理、平台出证”工作链条,积极推行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工作,让养殖户告别繁琐线下流程。全程电子化操作让监管全程留痕、数据实时共享,监管部门能精准掌握动物检疫各环节动态,严守动物疫病防控与食品安全的关键防线,为百姓的“肉盘子”上紧“安全阀”。目前,全区开通线上产地检疫申报点21个,畜禽屠宰检疫申报点2个,通过“四川智慧动监”平台在线备案养殖场户456个,屠宰企业2家,畜禽运输车辆81辆,贩运经营主体93个。

为让平台落地生根,通川区双管齐下压实工作责任。一方面,加强宣传培训,强化业务学习。组织专题培训会议和“一对一”业务指导,强化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的线上线下实操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养殖档案录入、标识佩戴、免疫录入、检疫申报和受理、电子出证、运输监管、落地确认等内容。一方面,结合畜禽免疫数量与检疫申报数量,落实产地检疫与落地监管,实现各类数据的互联互通、相互印证。今年,已出具电子检疫合格证明3572份,涉及动物30万余头(只),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561份,涉及动物8.6万余头(只、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