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如一日 一心为民办实事

——记第七届达州市道德模范洪伯国

版次:02    作者:2024年12月09日

“有事都愿意找他,他真心帮助我们,实实在在为大伙解决问题。”在达州东部经开区亭子镇官田村村民眼里,村党总支副书记洪伯国就是这样一位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值得大家信任的人。

2001年12月,“60后”洪伯国被选为官田村村委会主任,随后,历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23年来,他那颗一心为民的心从未改变。

“来村上工作之前,我在村里搞种植和养殖,平时村民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或者猪生病了、菜遭虫害了,都爱找我帮忙。我还会点电工,哪家有小问题顺手就解决了。”洪伯国说,村上每一位村民的情况他都一清二楚,和村民之间的感情和信任都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建立起来的。

在脱贫攻坚期间,经过多方争取,官田村建成村组道路4.7公里,建成老年活动广场2处。“现在村里的老人有地方耍了。”洪伯国告诉记者,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一部分是向相关单位争取来的,一部分是群众集资购买的。

后来,随着亭子文教城建设启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在官田村稳步推进。2021年以来,在洪伯国的组织协调下,按时完成了村辖区麻柳中学迁建、亭子职中改扩建、“三横四纵”道路建设、亭子中心小学扩建等项目共800余亩土地征收、500余户房屋拆迁和近700座坟墓搬迁的巨量工作,为项目建设打好了前期基础。

洪伯国的“好”,不仅仅只对“家里人”。2022年7月的一天,鲤鱼河河堤工程的项目方为施工进度伤透了脑筋,洪伯国的一个举动让他们热泪盈眶。

当时,连绵不断的暴雨导致官田村道路多处塌方,道路被阻断,项目所需的材料无法运送到位。为了等这批材料,该项目已停工5天。洪伯国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干部和村民找来三轮车前往塌方地点运材料,忙碌了三四个小时,直到凌晨3点多,材料才转移完。项目方看到材料后,连声感激:“真的太谢谢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我家种了4亩椿芽树,每亩一年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村里有四五个人跟着我一起种,我免费送种子给他们。”洪伯国介绍,村里基本上以种植空心菜为主,为了增加收入,2019年起村民开始合资种植葡萄、西瓜等水果,近几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近10万元。

洪伯国的敬业态度和工作能力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牢记自己的入党初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洪伯国如是说。

□记者 蔡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