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 作者:2024年12月05日
大雪将至,天气已冷。达州主城以东,“拔节生长”的步履格外响亮。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厂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施工人员忙碌作业……无人机视角下的达州东部经开区,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澎湃热潮。忆往昔,三年前全市上下庆祝达州东部经开区成立的掌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看今朝,“大写意”步入“工笔画”,这座以“产城绿乡”深度融合为目标的城市新区正蓄势崛起,展现出崭新气象。
如果说各大项目建设点燃了造城伟业的“熊熊烈火”,那么年初由辽宁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辽宁宏成供电有限公司投资总额超百亿元的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落子达州,则为这片土地再添了一把“火”。
走进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建设现场,这里同样火热,各个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辽宁宏成集团董事长李用成再次飞临达州,察看项目建设进度、工期安排、要素保障等情况。
“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落地达州,是正确的选择。”火热的建设画面令李用成激动不已。他说,达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持续关心项目进展,多次现场调研解决问题,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协调,建设单位全力以赴,确保“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必将在达州这块热土上更加闪耀。”
资源富足
“星空”落子达州心里有底气
超百亿元项目为何青睐达州?
“资源丰富,底子厚。”李用成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丰富的资源优势是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李用成正是看中了达州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
在项目落地前,辽宁宏成集团有关领导就与达州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李用成多次来达考察调研。在接洽过程中,他了解到达州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42种,钾盐资源储量近1500万立方米,液态钾盐天然卤水含钾、锶、锂等微量元素,均达到或超过了开发利用的价值,远景潜力巨大。这为钠离子电池产业所需原材料供应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有助于降低原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
此外,达州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天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200亿立方米,年产量100亿立方米以上,副产硫黄220万吨以上,是亚洲最大的硫黄生产基地。在钠离子电池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天然气可以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硫黄等副产品在电池材料生产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让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发展更有底气。
经过前期多次对接洽谈,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今年2月26日,达州东部经开区和辽宁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辽宁宏成供电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5月28日,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这个超百亿元项目正式落地达州。
据介绍,该项目将建设年产15GWh电芯生产线,年产20GWh钠电池PACK集成制造基地,1GWh储能电站,研发中心,110kV变电站1座、配电线路、智能电网管理系统。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5GWh电芯生产线、年产4GWh钠电池PACK集成制造基地、储能电站基础建设、110kV变电站1座、配电线路、智能电网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年产10GWh电芯生产线、年产6GWh钠电池PACK集成制造基地、0.5GWh储能电站、配电线路;三期建设年产10GWh钠电池PACK集成制造基地、0.5GWh储能电站、配电线路。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70亿元,年利税3.2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500余个。
“达州目前正从资源富集地向产业崛起地转型,我们对达州前景很看好。”李用成表示,达州丰富的资源给予了他们投资底气,同时把能源化工、新材料作为主导产业,(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