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达州抗旱保苗忙“三抢”

版次:01    作者:2024年09月28日

“万源秋马铃薯播种的理想时间是8月下旬到9月初,现在播种略微有点晚,要确保高产稳产,必须注意种植方法。”近日,万源市石塘镇双合村秋马铃薯种植基地,万源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邓金贵对农户进行高产栽培技术指导。

8月上旬以来,达州持续晴热高温天气,致使各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当地采取抢收、抢种、抢浇等“三抢”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持续高温加快了农作物成熟速度,我们实时监测在田粮食作物的成熟度,列出秋收时间表,开展跨区域助农抢收。”达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小清说,当地于7月20日左右开始收割玉米,水稻则在8月初开镰,达州调用联合收割机助力抢收,确保稻谷颗粒归仓。截至目前,达州全市秋收已结束,共收割水稻288.2万亩、玉米210万亩、春大豆16.2万亩。

持续高温不仅“烤”验秋收的速度,也影响晚秋播种的进度。今年,达州计划发展晚秋粮食作物130.5万亩。其中,再生稻蓄留31万亩、秋洋芋种植70万亩、其他粮食作物合计种植29.5万亩。为不误农时,达州各地在大春农作物收割后抓紧秋粮生产,力争把好晚秋种植这个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

按照“扩大再生稻、突出秋洋芋、主攻秋红苕”的思路,达州采取提前筹备农用物资、农技人员包片指导高产创建、组织群众整地备种等方式抓好播种和扩面。

“应对旱情,我们采取建提灌站、安排抽水泵、修建引渠、挑水浇灌等方式,及时灌溉增墒补墒、抗旱保苗。”李小清说,今年以来,达州市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2万台(套),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50余万亩。

此外,达州还根据水源现状因水定种,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旱节水技术。9月14日、15日连续两日,李小清带队前往宣汉县君塘镇、开江县讲治镇进行油菜暗化毯状育苗指导。

“小春生产也提前列入计划。”达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肥料科科长向华介绍,达州将继续实施“天府粮仓·百县千片”行动,计划种植小春粮食作物160万亩、油菜207万亩。

□杨迎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