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民生难题 办好民生实事

——通川区让更多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们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

版次:03    作者:2024年09月24日

近年来,通川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文化、医疗、教育、人居环境、社会治理等领域,成功破解一批民生难题,办成一批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城乡发展统筹融合。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通川区强力推进危旧房改造工作,姚家大院、燃建公司等9个以旧换新项目破土动工,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注入了强劲动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双鱼湖环湖路的竣工通车,S303碑庙绕场镇段等项目的加速建设,不仅美化了城乡面貌,更畅通了城乡发展的血脉,更让通川成功跻身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行列。持续推进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罗江、东岳、双龙三地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竣工投用,魏兴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项目、复兴场镇雨污分流项目等6个污水项目开工建设,实现了13个乡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全覆盖。

民生短板持续改善。全区民生支出占比稳居70%以上,资金直接惠及百姓生活。就业渠道优化拓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5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59人,帮助25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刻变革,2例典型案例入选2023年度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区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建设如火如荼,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博士专家工作站正式运行,9名博士团队专家开展坐诊、研训工作,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文旅产业焕发新生,游客如织,乡村旅游收入再创新高。现代物流网络日益完善。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园等物流节点构建起城乡高效配送的桥梁,让商品流通更加顺畅。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加速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园仓储物流中心拔地而起,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现代农业稳中求进。今年,通川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油菜种植也实现了面积与产量的双增长。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的增设,为稳定市场供应、保障“菜篮子”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见习记者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