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呢喃

版次:07    作者:2024年08月02日

□秦和元

商业步行街上,两家卖鱼的店铺紧挨着,装修风格相同,摆设相当,鱼的品种也大体一致:鳊草鲤鲫、鳙鲈乌鳜、黄颡黄鳝、王八泥鳅等等,鲜活蹦跳。原来,两家的生意相当,都不错。现在是右边李老板的好,左边王老板的差。

变故发生在今年春天。春来,穿着黑白花衣的燕子也来了。“不吃你谷,不吃你米,借你屋檐住一季。”它们欢叫着,飞舞着,像美丽的精灵,像黑色闪电。燕子在选择筑巢的位置。其他店铺上面的阳台都做了吊顶,只有这两家鱼铺没做,它们选中了左边鱼铺阳台下的大梁。

我喜欢吃鱼,是鱼铺的常客,没事的时候,也爱去看燕子。燕子夫妇忙碌起来,它们衔来一粒粒泥巴,一点一点地垒筑在大梁的光壁上。燕子翅膀不停地扇动,身子悬浮在空中,将嘴中的泥一喙喙地推吐在选定的位置。每吐出一粒泥丸,并非立即飞走,而是喙顶着泥丸,头部做高频率的前后颤动。我想,混凝土的震动棒,或许就是据此仿生而来。燕子在喙美振动的过程中,加入了唾液黏结剂。两只燕子辛辛苦苦地飞来飞去,将一粒粒的圆泥黏着,一圈圈排列组合,很匀净,很漂亮,燕窝像半只粗糙的泥碗,紧紧地贴在大梁上。

那天,一位老太太挑中了一条鳜鱼,老板麻利地杀好,装进袋里。老太太正准备离开,一坨稀屎落在肩头。我们这里有个迷信说法,如果飞鸟拉的屎正落在行人的头上,这人就要戴孝或是要死。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当然很忌讳,老板不要鱼款也不行,她依然大哭大闹。老板一气之下,拿起抄网,把燕子窝戳掉了。

燕子并没有飞走,它们没有责怪鱼店老板,而是在检讨自己做错了事。紧接着,燕子在大梁背面又开始筑窝。两只燕子大概是赶时间,它们更加忙碌,更加辛苦,垒的窝巢也没有原来的精致漂亮,还露挂着一些草茎和毛发,显得很毛糙。

李老板吸取王老板的经验教训,把一个小泡沫箱的盖子,安装在燕巢下面。不到一个月,燕窝边沿就出现了五只可爱的小宝宝,它们站在巢沿,露出白色的腹部,张开嫩黄的大嘴,“唧唧”地叫着,两只亲鸟来来回回地给宝宝喂食。小宝宝吃饱了,转过身便便,泡沫板正好接住宝宝的排泄物。

燕窝离地面不到三米,燕子非常亲人,它们的一切活动,顾客都看得清清楚楚:宝宝们欢快地吃食排便,吃完了,拉完了,安静地等待,乖巧,呆萌;大燕子忙碌地捕食喂食,在顾客中间,上下左右地穿越飞行。人与鸟,自然与社会,都显得那么密切,亲近,融洽,祥和,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纷纷拍照留影。

李老板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小时候,家乡的燕子分两种。一种是黑背黄腹,它们把巢筑在堂屋的楼板下,很精致,一粒粒的泥点,一圈圈密密地黏合着,只在前面留出一个小门,整体看上去,像一只葫芦瓢紧紧倒扣在那里。这种燕子从不往外拉屎,就是养育幼雏的时候,宝宝的粪便,也都由亲鸟衔走。人们把它们叫“楼燕”。另一种就是上面写到的燕子,黑背白腹,它们把巢筑在墙壁上,我们把它们叫“壁燕”,也叫“屎燕”。

我们喜欢楼燕,讨厌屎燕,有的小孩子还拿棍子戳屎燕的窝。母亲说,燕子专吃蚊子苍蝇等害虫,是吉祥的家鸟。无论楼燕还是屎燕,它们在家里搭窝,家里就会有喜事,就会人人安康,家庭就会兴旺。那时,家乡很多小孩长癞痢,头上结一层厚厚的疮痂,有时流着黄红的浓血,又臭又痒,无比恶心,大家敬而远之。母亲说,哪个小孩戳燕子窝,头上就会长癞痢。我不知道那些长癞痢的小孩,是不是因为戳了燕子窝的缘故。家乡的癞痢,早已被从北京派往老区的医疗队给根治了。

离开家乡后,虽然鲜少见到燕子,但燕子轻盈的体态,常在脑海里萦回。燕子小巧,双脚细瘦,身躯流线型,飞行时,翅翼修长,尾羽像剪刀,矫捷的身姿,似黑色闪电。燕子在疾飞中捕食昆虫,张着灵巧的宽而扁的短喙,其果决精准,让昆虫无法逃身。据统计,一对燕子每年孵两窝雏燕,平均每天要捉数百只害虫,算下来,数量惊人。燕子确实是灭害高手,是吉祥的鸟。

如今,可爱的燕子又飞回来了,这小精灵带来了吉祥。

“离洋舍岛伴春归,织柳衔泥剪雨飞。不傍豪门亲百姓,呢喃蜜语俩依偎。”听,它们的呢喃细语,似乎发生了变化:“为你歌舞,为你助趣,祝你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