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24年08月02日
□宋扬
我是一个资深的运动爱好者,家里的电视频道总锁定在CCTV5。时逢巴黎奥运会开幕,如此全球性盛会,岂容错过。
2024年7月27日凌晨1点半,我准时在闹钟的催促声中醒来。打开电视,摆开提前准备好的花生、卤菜、煮毛豆、冰镇啤酒,然后往沙发上一坐,开始了奥运会观赏之旅。
巴黎真不愧为世界浪漫之都和创意之都,巴黎奥组委居然一改开幕式在体育馆内举行的传统,将主会场选在了埃菲尔铁塔下及塞纳河上,而各国运动员的入场方式也堪称独特——坐船。只见波涛微漾的塞纳河上,一艘艘形态不一、大小不同的轮船或小艇鱼贯而入,络绎不绝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那些参赛运动员较少的国家,居然三四个国家的运动员同乘一条船入场,这样的“精打细算”算得上是巴黎奥运会践行绿色、环保与可持续理念的一个缩影。瑙鲁、伯利兹、列支敦士登、索马里等四国或地区仅派出了一人代表团,也许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时间不过十来秒,但对奥运精神的追逐,依然让电视机前的我肃然起敬。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一抹鲜艳的、涌动的红出现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运动员乘坐第16号游船第41位出场了。旗手马龙、冯雨高举五星红旗,其他人也不断挥舞着手中的红旗,他们在塞纳河上展现出中国风采。
九十四艘搭载运动员的游船从奥斯特利茨桥出发,抵达终点——埃菲尔铁塔附近的耶拿桥,沿途经过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大皇宫等著名景点。这一安排,不仅展示出巴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奥运会增添了独特的法兰西风情。在游船沿塞纳河缓缓前行的同时,横跨塞纳河的桥上,突如其来的大雨丝毫浇不灭演员火热的激情。各年龄段的演员跳起了动感十足的舞蹈,他们没有统一的服装,人人化着个性化的妆容,随性而自然,法式浪漫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每个人浑身都散发着快乐与自信。古典,流行,红磨坊,时装秀,所有现代社会人类的存在情状,都被提炼并加入到了这场狂欢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我们东方文化中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可谓不乏相似之处。
所有运动员都汇聚到了埃菲尔铁塔下的特罗卡德罗广场,人们已经在翘首等待巴黎奥运会会旗的送达。镜头切换到塞纳河上,一艘快艇平稳运载一位骑着银白色科技铁骏马的旗手快速驶来……
开幕式的高潮终于到来——巴黎杜乐丽花园内的巴黎奥运会主火炬台被点燃,一个高30米、直径22米的热气球徐徐上升……热气球火炬台中的熊熊火焰,将一直照亮巴黎夜空,直到奥运会闭幕的那一刻。
回顾整个开幕式,最让人动容的是,在火炬最后的接力环节,两位参加过往届残奥会的截肢运动员靠着假肢奔跑及身患罕见疾病的歌手席琳·迪翁继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再度献唱巴黎。看到他们,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历届奥运会上那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场景中——2008年,已退役多年的李宁在经过反复刻苦的训练后,用遨游太空的姿势点燃了北京奥运会的圣火;1996年,被帕金森综合征苦苦折磨的拳王阿里用颤抖的双手,点燃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火炬台;1992年,残疾运动员雷波洛把点燃了箭头的利箭,准确射向70米远、21米高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圣火台……他们,无一例外地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和奥运精神。
是啊,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我想,这就是历届奥运会让人念念不忘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