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2024年01月13日
工作中的王玉国。
来到达州钢铁动力厂热电车间锅炉水化班,能看到一个中等身材、略显清瘦、手里拿着玻璃罐正在配制标液的工友。他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水化岗位守护发电锅炉安全的王玉国。
初入企业时,便分配到了水处理岗位,王玉国暗下决心,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出点名堂来。如今到了退休年龄,因为责任心强、技术出色,又被单位返聘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余热。
王玉国回忆,“初到岗位时,也觉得没有什么可学的,每班按要求取几次锅炉水样,然后化验,将结果告知班长就行了。直到有一次锅炉管道出现故障,导致设备被迫停机,检修了好几天才处理好。事后车间组织分析原因,怀疑水质出现了问题,但就是找不出水质哪方面出现了问题。”
这件事对王玉国触动很大,从那以后他就一头扎进专业书籍里,从水的化学分子式、处理水的种类、行业标准等基础知识学起。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经过努力考取了水处理中级职称资格证书。单位的设备从最初低温低压锅炉、中温中压锅炉到高温高压锅炉不断更新,对锅炉水质要求也随着发生变化。王玉国总能优先掌握新上线设备的操作技能,在岗位上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
“石英砂、活性炭、凝结水处理、给水除氧、给水加氨……”谈到水化岗位工艺名词,王玉国如数家珍,“岗位上最麻烦的是阴阳床失效时水质参数不稳,设备必须通过再生剂处理、置换才能恢复正常。那时水化工每间隔10分钟要取一次水样化验,直到设备恢复正常。”
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王玉国还积极参与兄弟单位水处理系统的指导。近几年他先后参与解决了5号高炉炉壁冷却水质、领航公司发电锅炉水质、达兴能源发电锅炉水质、炼钢水处理水质等工艺技术难题。通过交流、探讨、相互学习培养出了一批水处理系统技术骨干,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日常钻研,见行见效。王玉国参与动力厂团队研发的“一种汽轮机凝汽器酸洗系统”获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解决了汽轮机组发电,汽轮机乏汽进入凝汽器排除热量被带走时,工业循环水冷却凝汽器在换热管道内流动导致管内出现结垢的问题,为发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在达州钢铁像王玉国这样的一线专家,正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文/图 达州日报社通讯员 袁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