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2023年12月02日
“3月以来,我每天上班前都会先把81岁的母亲送到区人民医院日间照护中心进行康复训练,下班后再来接……”见到前来视察、回访的达川区政协委员,市民王晓婷脸上挂满了笑容,向委员们表达感谢。亲眼见证自己的提案、建议得以逐一落实,让老百姓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上得到优质体验,委员们都很开心。
达川区是老年人口大区,却没有一家专门针对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居家照护困难的老年群体,开展日间照护服务、上门护理服务、健康指导服务、安宁疗护服务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针对这一情况,2022年底,区政协组织医卫界别政协委员深入全区24个乡镇(街道),就医养结合情况开展调研,并以区政协医卫界别名义向区政协三届三次全会提交了《探索创新多元化老年医疗护理模式,积极推进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健康发展》提案,受到达川区委高度重视,迅速批转有关部门办理。
提案办理过程中,区卫健局充分吸纳建议,持续加强老年护理能力培训、创新老年护理模式,不断提升辖区老年患者的幸福体验。截至今年3月,已在区人民医院率先开设老年患者日间照料服务,对轻度失能及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护和行走双杠、上下楼梯、下肢电动等康复锻炼。
“我们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延续护理,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卧床患者换药等全程化、连续性的长期照护服务。”区卫健局局长杜浩然介绍,为减轻生命终末期老年患者痛苦,维护老年患者尊严,今年10月,区卫健局还探索设立了“安宁疗护中心”,在区人民医院增设谈心室、物理治疗室、心理咨询室,让生命终末期老年患者身体和心理痛苦得到有效缓解,也大大缓解了老年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支持和好评。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彦达 通讯员 李莎莎 赵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