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这里将成为春色满园新乡村

——宣汉县柏树镇石板梁村荒地整治见成效

版次:01    作者:2023年01月30日

整治撂荒地

1月22日,大年初一,常年在外务工的刘春燕和丈夫、女儿回到了家乡——宣汉县柏树镇石板梁村。

由于疫情原因,刘春燕夫妇已有两年没有回乡过年了。刚到家中,刘春燕就惊喜地发现,家乡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家门口都装上路灯啦,这下晚上不用摸黑了。”“村里的住家户门口都装上了路灯。下午我们去跑马梁(小地名)那边逛逛,那边的变化更大呢。”哥哥刘学笑呵呵地说。

刘学所说的跑马梁,是当地撂荒地整治项目中的重点区域,两年前还是村民口中“鸡都不来啄食”的荒地,如今村里的撂荒地已经重焕生机,成了村民眼中的精品田与“聚宝盆”,给村民带来了数千元的额外收入。

曾经撂荒地一直是石板梁村的痛点。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郭光春介绍,石板梁村是一个典型的留守村,全村共有916户3087人,在家常住人口仅有800余人,大部分都是儿童和老人,有劳动能力和半劳动能力的仅有300余人。劳动力不足,导致村里大部分土地常年撂荒,杂草疯长。

在实施“一村一项目”行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号召下,2022年,该村党支部将撂荒地整治推进复耕复种、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统一托管撂荒资源、统一治理托管土地、统一经营复耕生产”三步走,实现了荒地变良田,农民齐增收。

针对村里土地“小、散、荒”的现实问题,该村党支部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联系外出务工人员,动员村民进行土地流转。最终以田300元/亩、地20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890亩农户零散撂荒耕地与740亩低效农业腾退地共计1630亩,统一托管给村集体经济组织。

由于土地荒废,杂草丛生、肥力不足,石板梁村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荒地集中整治统一治理。集中治理后,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打捆转租的方式,按照田380元/亩、地260元/亩的价格,将治理后的土地流转给宣汉县远江农业有限公司、宣汉县万博种植专业合作社、达州市和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统一经营复耕生产。

企业获得连片的土地可以规模生产、种满种尽,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差价获得收益20余万元。400余户在家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和就近企业务工的方式,户均年收入增长3990元,形成了“企业安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推农民增收”的三赢局面。

石板梁村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玉米,4月春种,9月秋收,9月至次年4月的耕地便闲置了下来。在宣汉县的指导和宣汉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帮扶下,利用这段闲置时间,该村通过万博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召集村民,借用已流转的土地套种秋马铃薯。

“跑马梁是我们的重点发展区域。”据郭光春介绍,2022年8月,宣汉县农业农村局派专家调研指导,检测水土质量、规划种植面积、配置种子品类,帮助村民科学高效种植。

2022年10月,在全市“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的鼓舞下,石板梁村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秋马铃薯种植,跑马梁也建成了“千亩秋马铃薯种植示范片”。“这千亩地不少都位于山坡上,因此我们因地制宜选择栽种桃树,春夏季幼果林套种大豆,秋冬季套种马铃薯,等果树长成还能形成千亩桃花的美景,发展乡村旅游。”郭光春笑着说,仅秋马铃薯一个项目,就给参与村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荒山披绿,道路绵延,光明到家,群众安居,石板梁村的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2022年,该村被宣汉县人民政府授予“2022年度一村一项目成效显著奖”,郭光春个人被授予“达州市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

“2023年,村里正在筹备整治700余亩低效经济林腾退。”谈及未来,郭光春眼里泛起了光,他坚信,未来的石板梁村会成为更美丽的春色满园新乡村。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