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2023年01月07日

(紧接第一版)经济发展中还有许多的卡点、堵点、难点问题。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拼搏奋进,扬长补短、化危为机、重点突破,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三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煎熬痛苦,尤其刚刚过去的2022年,让我们每个达州人刻骨铭心: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宏观环境严峻复杂,突如其来高温干旱、缺电保供、暴雨山洪、阳了的苦痛……但这些,没有击倒我们。越是艰难越向前,达州克服了这些罕见的困难,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爬坡过坎,信心比黄金更加可贵!面对严峻挑战,我们保持十足信心更显弥足珍贵,不放弃,不气馁。面对激烈竞争,川环公司成功签下1.5亿元大单,公司克服疫情严重影响,抢抓生产,不断将优质电缆送往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地。“这是我们公司首次中标重庆轨道交通项目。这几年,压力前所未有,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相信今后有能力和信心拿到更多更大的订单。”川环公司负责人信心十足。这也是近段时间来,全市不少工厂企业赶订单抓生产,建设工地抢工期抢进度,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连续十年粮食产量位居全省第一,是我们持续抓好“三农”工作,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还未进入腊月,巴山万家电商公司就忙着把达州特色农产品寄往全国各地,“快过年了,万源腊肉香肠、黑鸡(蛋)、开江豆笋、大竹醪糟等销量很大。这个月电商公司订单呈爆发式增长。”市委要求,持续擦亮达州农业大市金字招牌,让“游水墨达州 品巴山食荟”畅响全国;把“巴山青”品牌做得更响;着力培育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高质量发展是达州鲜明的底色。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拼经济搞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实施“双园驱动”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等,这些都给达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市委提出的“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稳住了经济大盘,及时踩住经济下滑的“刹车”。现在,我们已经挺过了最艰难最难熬的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恰逢其时。

今年一季度,是真正意义上的后疫情时代第一季,抓好“开门红”,对于提振信心至关重要。新年伊始,全市20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03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0.7亿元,其中一季度计划投资84.7亿元,投资规模整体位居川东北第一。这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为今年投资项目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各地各部门务必坚持开局就冲刺、起步就快跑,为满血复活的达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为奋力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