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任市镇第一小学

创新教育改革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版次:04    作者:2021年06月12日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礼全 通讯员 高瑞

近年来,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开江县任市镇第一小学勇于创新,制定了“育名师,创名校,争一流”的“十四五”宏伟蓝图,提出了“进步即成功”的育人理念,确立了“重队伍,抓学习;重人才,抓五育;重质量,抓科研;重文化,抓特色;重发展,抓创新”的发展思路,在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备课改革、校本研修、创新教育、开发利用校本教材等方面,采取系列改革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实施名师培养计划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计划从2021年—2025年间,逐步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梯队和一批省、市、县名优教师。

在校外,学校聘请了省、市级教育专家分学科、分专业带相应学科的培养对象,进行教学基本功、教案撰写、课堂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进行赛课、跟岗学习的指导,并签订了一对一的劳务合同关系。在校内,有正高级名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做引领,形成语文、数学各一个研究团队,每个月定期开展一次学科专题活动,要求指导教师每学期上两次示范课,被指导教师每月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上一到两节高质量的公开课,选拔优秀者参加省、市、县的各种赛课活动。

“对年轻教师来说,不进步就不行啊,我几乎是拿着‘棍子’在赶着他们往前冲啦!”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向文祥笑着说道。据他介绍,在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学校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研究省、市、县级课题,将自己的教育心得形成文字,每学期在学校的校刊《青山报》上发表文章不少于1篇、每年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1篇以上,每年阅读教育理论专著不少于1本;在教师基本功提升方面,要求教师普通话达到标准二级甲等、三笔字书写规范,学校统一实行年底验收;语数教师分别研习《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8月底定期检测,检测成绩将纳入教师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绩效奖励考核中。

创新校本研修方法

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学校自2017年9月创立“红梅大讲堂”以来,向文祥带头上党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还安排语数学科的骨干教师各2名上“风采课”和作专题讲座,切实增强骨干教师“站稳课堂”能力。新教师入职后,安排各年级优秀教师精心帮带,学校教务处跟踪指导课堂教学;改革集体备课方式,语数各年级各两名教师寒暑假钻研下学期教材,下学期开学指导教师编制教学计划和撰写教案;开设科创班,作业布置必须有创新教育要素。学生作业本、教师备课本和听课记录本都进行了改变,更适用、更有效。

在校本研修方面,每周设置有教研专题。要求教务处周二下午不排语文课、周三下午不排数学课、周四上午第一二节不排艺体课、周五上午第一二节不排综合课,以保证固定的时间里能集中进行语文、数学、艺体、综合教育的教学研究。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教师“八个一”活动,即每年读1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年写1篇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每年参与1个科研课题、每学期主讲或听评1节观摩课、每学期撰写1份教学反思报告、每学期撰写1篇教学论文(包括经验总结、调查报告、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与评析等)、每学期制作1个优质教学课件或录制1节课堂实录、每周举行1次教师思想道德“提质”系列学习。

同时,还以学校校本研修为契机,开展校际间联合教研,带动周边教研薄弱学校共同进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几年来,通过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和创新校本研修方法,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师们教学热情高涨,学校形成了互相竞争的激励机制,纷纷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近三年在全县综合考核中,已跃居全县前茅,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县六年级综合评估,学校分别位列全县第二、第三、第二;艺体教育扎实开展,2017年在全县小学生乒乓球赛事中获女团冠军、男团亚军;每年在四川省人才大赛中,多人多次获得省、市、县奖项;创新教育凸显特色,在每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每次数十件作品参赛,多人多件作品获市、县奖励。教师科研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7月,课题《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跟进策略》《农村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纠错策略研究》获达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入选《第二届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2020年课题《红梅文化视域下小学艺术教育路径与策略研究》获达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其他课题分别荣获市、县等级奖,多名青年教师在省、市级各种赛事中获第一名、第二名;2020年,学校获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