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沃土绽芳华

——达州市2020年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综述

版次:01    作者:2021年03月04日

回首2020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达州走过极不平凡的一年,夺取了“十三五”规划实施和脱贫攻坚的伟大新胜利。作为全面发展的“吹鼓手”,达州文艺勇担“文以载道、以文兴市”的时代责任,高唱发展主旋律、砥砺奋进出硕果、凝心聚力促发展。

聚魂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2020年,达州用“互联网+文艺”的模式,突破地理上的界限,用文艺激励人民、鼓舞斗志,用文艺凝聚力量、抚慰心灵。

在“腾飞达州春满园”2021年达州市春节联欢晚会上,情景歌舞表演《坚信爱会赢》唱响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时代强音!这首由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出品的歌曲,由达州籍词作者梁芒作词,舒楠作曲,王力宏、成龙、佟丽娅、黄晓明等演唱,为全民战疫添油鼓劲,传唱至寻常百姓家。

市委宣传部特别举办“达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艺作品网络展”,刊载23期150余件文艺精品,带动创作文艺作品2万余件,百余件作品被学习强国、中国文艺网、新华网等媒体刊播刊载。“巴山作家群”创作《白衣天使——献给战斗在武汉疫区的白衣战士》《又过了一天》等300余件文学精品。“巴山书家”创作《听党指挥同舟共济》《九州万众联》《纸船明烛照天烧》等100余件书法精品。“巴山画家群”创作《春语》《抗疫战士》《责任担当》等80余件美术精品。“巴山摄影人”开设“我深深的爱着您——达州市2020抗疫纪实摄影作品选”专栏,拍摄摄影作品300余张。“巴山音乐人”创作《卜算子·战疫情》《我们一起走过冬天》《不是不见,只为永远》等30余首音乐精品。数字背后,是达州文艺回答时代课题、描绘时代精神图谱的生动写照。

文艺不仅在战“疫”,在决战脱贫攻坚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好“群众扶志”,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创作《脱不脱》《户口本》《川仔回乡》等扶志类文艺作品,在广大基层巡演,用健康向上的精神陶冶群众情操、启迪百姓心智、引领社会风尚。讲好“达州故事”,创作《肥地梁、瘦地梁》《大巴山之梦》《巴山人家》等文艺作品300件,其中散文《扶贫村里的“年味”》、报告文学《一个茶文化小镇的魅力》《山里人吃上文旅饭——大巴山南麓宣汉县脱贫摘帽》、摄影作品《甜》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APP刊登报道。2020年10月16日,中国文联“大道康庄”2020年文艺扶贫原创歌曲演唱会中,达州原创歌曲《再唱小白杨》《山路不只十八弯》《春的足迹》参加汇报演出。李明春长篇小说《乡与土》入选中国作协“脱贫攻坚”全国重点扶持项目。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达州市文旅公司和达州市尔雅传美公司联合出品了我市首部原创儿童剧《太阳的女儿》,以文艺的形式,反映达州义务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改革等工作成效,让青少年“润物无声”地接受党性教育。

坚守

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讲,唯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2020年11月19日,达州市“巴山文艺帐篷轻骑队”被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表彰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成立8年多来,这支穿梭于巴山渠水间的“文艺军团”先后演出6700余场次,充分发挥惠民服务“文艺订单”、意识形态“文艺传声”、群众教育“文艺同行”、乡村振兴“文艺助力”四项功能,创建起了符合山区实际的文化惠民全国品牌,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直播间》、《中国文化》、《四川日报》等报道。

卧云,川剧中一个专业术语,指花旦缓缓旋转坐下,兰花一指、回头望月的优美动作,也是达州首次自主完成拍摄的院线电影名字。电影以达州市巴渠河流派川剧在新时代的传承振兴为创作素材,讲述达州两代川剧艺人在川剧兴衰更替中,面临的诸多人生困境和思想困惑,最终借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利契机,实现了巴渠河流派川剧的传承创新,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该电影剧本被四川省电影局评为2019年四川省“十大原创电影优秀剧本”,2020年在第七届重庆青年电影展上荣获“最佳影片奖”,2020年12月,入围“全球第十一届金考拉奖”入围名单,在达州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大幕拉开,一束孤灯打在舞台中央,身着红嫁衣的女主角金子像一只欲起飞的美丽蝴蝶,仿佛预示了她这一生的悲惨爱情……”音乐响起,川剧《金子》在舞台上演,华丽精美的表演,跌宕起伏的剧情,令台下观众报以热烈掌声。(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