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售书

版次:03    作者:2020年08月08日

·达川区万家镇黄都中心学校/唐敖·

在达城摆地摊,我不是第一次了。在今年暑假的地摊上,我却是第一次销售自己所写的书。

记得第一次摆地摊是卖大蒜。那年我才18岁,高中刚毕业,未经尘世洗礼的我,毫无顾忌,说干就干。

那天清早,我从南外石家湾步行至好一新,在塔沱市场批发了一口袋大蒜,整整40公斤,重重压在我瘦弱的肩上,不过当时并不觉得有多累,或许早已忘了到底有多累吧。随后坐公交到南外十字路口,下了车,又扛着回到石家湾,再匆忙回家取秤、零钱和袋子。下楼后,便是令人期待又兴奋的地摊生活了。不到一天工夫,一整袋大蒜就卖完了,最后收拾干净地上被剥开的蒜皮,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告诉家人我赚了多少多少钱。初次尝到做生意的甜头,高兴总是难免的。凭着这股兴奋劲儿,后来又涉足通过地摊卖了一些西瓜、蔬菜、李子等。

后来,也是在现在这个地方——文轩书店门口,摆过几次地摊,不过那时是为了找家教,体验一下依靠自身学识挣钱的乐趣。

大学毕业后,除了去年卖过一次老家采摘的李子和今年卖过一次老家采摘的玉米外,就再也没有摆过地摊。直至前些天,18箱诗集到货后,一半堆放在家里,一半至今还放在车尾箱里。

在全家人正愁销路之际,我早已做足了准备,到达城摆摊卖书。

前天下午,第一次来摆摊,刚开始还有些放不下面子,或者说放不下“架子”。毕竟在学校教了几年书,“文化人”还来摆地摊肯定会遭到一些路人的质疑,甚至非议。不过,我心里想,老百姓能摆摊卖蔬菜、卖水果、卖凉面凉虾,难道我就不能摆摊推销自己出版的诗集吗?

消除种种顾虑后,我开始习惯并享受这等待的过程。静等有缘人来翻一翻,聊一些文化人的相关话题,至于买与不买都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从前天下午首次摆摊至今,来来往往,走过无数男男女女,我早已习惯众人那些或敬仰或惊讶或不解或轻视的目光。幸甚,总有一些陌生的有缘人捧着一颗真诚的心前来“捧场”。我想在买卖的过程中,交易的虽然只是一本普通的纸质书籍,用目光交流的却是一颗赤诚的心。

我很感激这炙热的夏日,让我在茫茫人海中感到了别样的温暖,那一句句温馨的话语足以扫清内心深处的孤独。不到三天的地摊卖书,虽然没有大蒜、水果、凉虾那么热销,但卖出一本书所获得的幸福感远比一整袋大蒜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