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 作者:2020年05月27日
本报讯 在万源市玉带乡烟叶育苗基地,一排排白色大棚映入眼帘,育苗盘内的烟叶幼苗长势喜人,嫩绿的新芽孕育着新一年丰收的希望。
“去年种烟叶的奖补资金已经拿到手了。有了帮扶干部的技术指导,我今年打算把撂荒土地开发出来,再种植4亩烟叶,预计可以采摘1000斤,能卖2万多块钱。”万源市玉带乡柏林村已脱贫贫困户老廖高兴地告诉万源市纪委监委督查组工作人员。
今年2月,万源市正式脱贫摘帽。“脱贫摘帽,但监管不能摘。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以作风督查为抓手,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程’监督工作。”万源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该市纪委监委成立5个专项督查组,聚焦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实地走访、电话回访全市52个乡镇的贫困户,不定时对各职能部门、镇村干部以及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种烟叶是个技术活,没技术赚不到钱,而且去年种烟的奖补金还没拿到手,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年烟叶种植我还在等待观望。”日前,督查组在走访玉带乡柏林村时,发现部分村民对种植烟叶热情不高。随即,督查组找到玉带乡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以前每年种烟奖补金都是按时发放,今年因为疫情,资金的发放有所延迟,现在我们已经通知村民来领取了。”除了客观原因外,该乡负责人也承认,脱贫摘帽后,部分帮扶干部思想上有些松劲,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有所减弱,没有及时去了解和解决群众的困难。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容不得丝毫的懈怠,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受理,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帮扶干部要加强产业技术指导,推动扶贫产业发展,降低已脱贫群众返贫风险。”督查组要求该乡立即整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采取更快更准更有效的方式,引导群众搞好农业生产,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我之前总担心脱贫后,扶贫的好政策、干部的好作风也就结束了,但现在我脱贫了,帮扶干部还是跟以前一样,经常来看我,昨天还来看我种植的烟苗,告诉我要加紧恢复农业生产,不能因为疫情影响返贫。”一正在烟地里忙碌的村民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万源市纪委监委已对该市2019年以来的扶贫项目实施、扶贫资金的发放等展开监督检查,发现并整改相关问题16个。
“全市纪检监察组织要通过精准有效监督,确保脱贫成果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决整治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万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卫东表示,下一步,该市将不断优化监督方式,持续盯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为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周丽 本报记者 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