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达州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版次:02    作者:2020年04月16日

万源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住进新居(马发海 摄)

渠县中滩乡天山新村(达州日报社航拍队 摄)

仲春时节,达州大地一派忙碌景象,农民播种下新的希望,美丽乡村迎来八方游客,扶贫产业基地热火朝天……2020年,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序幕已拉开。

截至目前,达州累计减贫70余万贫困人口,82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个贫困县(市、区)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16%降至0.12%,达州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实干路上成果丰

住上新房子、有了新工作、出行有公路、吃穿不发愁……如今,一场又一场脱贫攻坚硬仗打下来,达州数十万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9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9887户、土坯房改造34623户,5945户18416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已搬迁入住;1万余名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实现脱贫;16.4万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政策;0.24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我市积极推进与浙江省舟山市的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目前,“达菜入舟”项目已建成蔬菜基地4个共2500亩,325吨优质蔬菜运到浙江销售。该项目的长期实施,将带动当地8个村、321户贫困户1009人脱贫增收,预计户均年增收5000元。自2018年我市与浙江省舟山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我市宣汉、万源近4.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受益。

我市许多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还得到上级组织和领导的高度肯定。复员退伍军人担任驻村扶贫干部,打造“扶贫铁军”的典型事例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报;2017年9月,渠县、大竹县圆满承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得到中央、省领导高度认可;大竹县易地扶贫搬迁“双靠近三融合”模式助力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典型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渠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张渠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被评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十大人物”,被表彰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17年度,达州市和通川区、大竹县、渠县分别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脱贫攻坚先进县”;2018年度,万源市、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开江县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脱贫攻坚先进县”。

科学谋划谱新篇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市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最强决战,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统筹谋划,下好先手棋。目前,我市已及时分解下达2020年全市脱贫攻坚减贫计划,印发了《达州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实施方案》《“15+1”个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计划投入资金清单和计划实施项目清单》《达州市强化“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组织保障的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通知》等文件,安排部署全年脱贫攻坚工作。

领导带队,开展挂牌督战。今年3月23至31日,8名市级领导带队,通过查阅资料台账、询问相关干部、查看国扶系统、入户走访核实等方式,对各县(市、区)、高新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挂牌督战,共查看项目43个,查阅资料680卷,督战38个乡镇、74个村、532户(计划脱贫户83户,边缘户146户,已脱贫户303户,其中脱贫监测户72户),发现问题35个并已点对点进行反馈,目前各地正在整改中。

聚焦减贫任务,咬下硬骨头。目前,我市6763名计划脱贫人口已分解到户到人,将根据致贫原因落实“六个一批”帮扶措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整合资源力量,补齐短板漏项,确保剩余贫困人口6月底前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脱贫不返贫,让成绩经得起检验。今年,我市还将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对3599户脱贫监测户和2626户边缘户进行动态监测、适时帮扶。出台《达州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持续稳定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

决战决胜看今朝,真正大考在今年。达州将以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和决心,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携手迈进全面小康,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本报记者 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