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万开一体化发展的“谋”与“动”

版次:01    作者:2020年04月16日

达成铁路申家段。(本报记者 黄江涛 摄)

达州物流港。(达州日报社航拍队 摄)

达万高速魏兴互通立交。(达州日报社航拍队 摄)

今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6次会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尤其在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召开后,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伙伴的达州、万州、开州之间的联动就更频繁了。为推进万达开统筹发展,三地党政代表团不拘形式、积极交流,不断碰撞出智慧火花。

三地一致认为,要以重大战略协同为统揽,以成渝相向共兴为引领,以毗邻地区合作为突破口,尽快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务实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相互交流 碰撞出智慧火花

3月16日,重庆市开州区党政代表团来达实地考察我市科技创新工作。

3月18日,“协同推进万达开统筹发展”座谈会在达州召开。四川省发改委、重庆市发改委及万州区、达州市、开州区相关负责同志就推动万达开统筹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3月24日至25日,梁平区党政代表团来达考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市区召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座谈会并签署协议。

4月4日,重庆市万州区党政代表团来达调研文旅扶贫工作。

4月8日至9日,达州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梁平区、开州区和万州区考察,就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区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

高频次的来往,智慧火花不断碰撞而出。通过多个层面与万州、开州包括梁平的考察互访,在区域协同、交通联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三地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同时,为做好“顶层设计”,我市组建“万达开统筹发展研究院”,邀请国家层面专业机构开展专题研究,市领导分别牵头推进“3+10”课题研究、制定“1+7”政策文件,形成了落实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改革“四重清单”,加强统筹推进。

据了解,万州、开州等地也正在完善相关工作指导方案,共同积极争取共同受益的政策、项目、改革和平台,共同推动统筹发展。

交通先行 提升开放发展水平

达万开三地幅员2.4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超过1000万,又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是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四大国家级中心城市辐射交会的腹心地带。

达万开要跨区域跨省市发展,则需要打破城市间各自为阵的局面,打造承载平台,谋实重大项目。

三地一致认为,合作共赢,必须推动区域交通运输由“互联互通”向“直连直通”转变。要加快推进成达万高铁、达州—万州直达高速、开江—梁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共同做好渝西高铁、兰广达高铁、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共同争取绵阳—达州—开州—襄阳铁路和公路建设,共同提升三地接壤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和县乡道路通联水平。

要抓紧开通万州—开州—达州的“平湖快巴”,构建起高效、便捷、舒适的城市通勤网,提高交通便利化水平。

交通的畅联畅通,为其他层面的合作注入了助推剂。三地将积极推进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环境联防联治、生态补偿、基本公共服务、信用体系等领域,先行开展统一标准试点,探索试行医保社保一卡结算、交通出行一卡通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与此同时,我市正抓紧申报创建“省级新区”,着力打造省际区域协同发展新示范,争取把新区打造成万达开统筹发展的重要功能平台;编制了重大交通项目、重大产业项目、生态环保联防联治项目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深入合作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万达开统筹发展是一项“大课题”。

当机遇与挑战并存时,还需要三地周密部署、系统谋划,要充分挖掘在区位、资源、产业、生态等方面优势,创新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拓展区域合作空间,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和创新服务能力。

围绕三地天然气、锂钾等优势资源和港口物流、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生态文化等优势产业,三方将共同建设好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特色进出口基地、国际产能合作园等产业合作平台;共同利用巴山大峡谷和八台山风景区、开州刘伯承故居、万州大瀑布等旅游资源,共建“大三峡”“大秦巴”旅游环线,促进毗邻地区文旅产业发展。

将立足三峡库区水源涵养地、秦巴山连片贫困区的区域特征,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规划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促进区域环境保护联防联治,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将用好“达州—万州—长三角”铁公水多式联运开放物流体系,用好“保税区”“保税仓”等平台,全面构建大宗物资双向进出便捷大通道,推动实现企业通关、退税、保税仓储、检验检疫等功能一体化、便利化。

将充分发挥三地天然气、锂钾、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共同联手推出一批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重大产业项目,全力推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三类500强”招商,构筑起川渝地区开放发展新高地。

将统筹三地科技人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动力,共同开放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各类资本市场分工协作,完善跨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增强区域改革创新动力活力。

□本报记者 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