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两年了,看看大家说了什么?

——市金融系统宣传工作会暨《金融周刊》创刊两周年座谈会参会代表发言摘登

版次:04    作者:2019年10月25日

达州晚报副总编辑 唐荣

《金融周刊》创办已经两周年,离不开大家的支持。过去一年,宣传效果有目共睹。作为具体的业务联系人,感谢和希望各单位对报社相关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将全力以赴办好《金融周刊》,做好各金融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

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办公室主任 李瑛

一年来,《金融周刊》在普及金融知识、展示金融系统的风采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全市一个品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金融机构的勠力合作。未来,我们更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将《金融周刊》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达州日报社编委、达州日报生活周刊主任 蒲建国

在全市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周刊》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作为执行宣传工作的一员,两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寻求更好宣传模式,更见证了报道质量的不断提升。在此,我希望各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外宣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好《金融周刊》舆论阵地,不断丰富报道题材,希望在未来能够听到更多的来自金融机构基层的鲜活声音。

达州晚报财富专刊主任 沈雯

两年磨合,《金融周刊》在宣传我市金融工作的诸多方面刊登了一系列深度报道,宣传工作正走向系统化。作为晚报《金融周刊》负责人,我们希望各金融单位能够利用好《金融周刊》这个平台,加强在银企合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等方面的宣传,并更多地提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线索,让宣传更加“接地气”。

中国农业银行达州分行副行长 韦建国

过去一年,《金融周刊》传递金融声音、展现金融系统作为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金融诚信建设的宣传还不够。金融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我希望能够增加一个相关板块加以宣传,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邮储银行达州分行副行长 王静波

《金融周刊》传播了金融的动态,金融知识也惠及了广大民众,成为连接各金融机构与广大市民的桥梁和纽带。未来一年,我们希望把关注点放在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上,传递邮储声音,讲好邮储故事,提升邮储品牌影响力,也期待未来能够开设金融知识相关板块,为社会大众提供正面引导。

建行达州分行纪委书记 魏有泉

《金融周刊》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对银行社会形象的改变、对自身发展都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当前,金融诈骗问题突出,希望能够增设一个相关板块,加大金融科技宣传,增强公众风险意识,从而有效防范金融诈骗。

农发行达州分行副行长 杨晓峰

《金融周刊》作为达州金融领域的重要媒体,在解读金融政策、讲述金融故事、报道金融发展、宣传金融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行在服务地方、服务三农、脱贫攻坚等方面有所成效,但相关宣传人员较少,希望能与报社内部的专业人员加强交流,给予业务上的指导和帮助,让基层的声音得到展现。

工商银行达州分行综合部经理 向建平

每周的达州日报和达州晚报,《金融周刊》都是我尤为关注的。每次我都是站在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而非一个宣传者的身份来看这些稿件,它们是否能为我接受?是否能为我提供指导?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些稿件报道的实际问题、普及的金融知识为我节省了时间。希望各家金融单位能利用好这个平台,把自己创新的特色、最好的服务展现给公众。

交通银行达州分行副行长 陈鹏

交行入驻达州时间较短,还需借鉴各金融单位的宣传经验,时常向《金融周刊》这个平台上分享的信息学习。接下来,我们将切实履行交行社会责任,为达州的实体经济服务,为市民服务,也希望能用好《金融周刊》这个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

中国银行达州分行综合管理部主任 杨丹君

《金融周刊》这个宣传平台的搭建让我行的外宣工作十分省心、放心,只要我们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两年,特别是在政策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报道方面为我行提供了很多机会,在此表示感谢。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金融周刊》的开办,同时也将加强自身宣传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投稿质量。

达州农商银行副行长 胡胜兵

我们希望能充分发挥我们银行人多、网点多、金融故事多的优势,积极向《金融周刊》投稿,展现达州农商人风采,同时也将全力支持《金融周刊》办刊工作。

恒丰银行达州分行副行长 唐勇

加强金融系统与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交流沟通,是《金融周刊》创办之初的目的之一,但目前在普及金融知识方面做得还不够,我希望能加大对这块内容的宣传报道,增强老百姓金融防范意识。

达州银行副行长 褚方斌

《金融周刊》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上通下达”,上使政府更多地看到各金融单位作出的成绩,下能让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金融问题得到答疑解惑,希望这个宣传平台能一直保留下去。

攀商银行达州分行副行长 何涛

一年来借鉴了不少各金融单位利用《金融周刊》这个平台的宣传经验,目前我行也进行了机构改革,成立了办公室,同时将安排专人组成写作班子,积极投入金融宣传。

成都农商行达州分行副行长 马江东

《金融周刊》这个平台很好、很大,但平时的报道多是碎片化,缺乏系统化。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合作中,能以更深度、更系统的宣传方式展现金融人的业界形象和地方金融单位的责任担当。

中信银行达州分行行长助理 陶发松

我们希望继续加强和《金融周刊》的合作与互动,把我行在服务民生、产品惠民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出去,同时也希望能与报社加强交流,在宣传业务方面得到更多关心与指导。

渠县农商行副行长 谷国强

《金融周刊》创办两年来对提升我行形象、促进老百姓对我行的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我虽然重视宣传工作,但过去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今后也将加强与报社的合作,争取多投稿,投高稿件质量。

人保财险达州分公司办公室主任 郑联军

我司平时与报社的交流更多的在于商业宣传,与《金融周刊》的互动还不够。下一步我司将更加踊跃写稿、投稿,进一步增强全民保险意识,充分体现国企的责任和担当,为促进达州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宣汉农商行副行长 尹馨

过去两年,我行更重视系统内部的宣传,外宣力度极为缺乏。接下来,我行将踊跃地组织采写新闻稿件,切实推进内外宣传建设并行。

万源农商行副行长 王鹏

感谢各分管单位和《金融周刊》一直以来对万源农商行的关心、关注和关照。此次座谈会后,我会及时向上级传达会议精神,我行也将珍惜和利用好《金融周刊》这个平台,更加积极提供素材,传递我行声音。

达州达川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行长 李强文

村镇银行是金融系统中的一个“特种兵”,本身就是支农支小、服务三农的,如何利用《金融周刊》这个平台,展现三农情怀是我行一直探索的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积极挖掘身边故事,让老百姓了解我们银行。

新华人寿达州分公司办公室主任 杜迎春

当前新媒体是一个趋势,我们希望把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今后,我们将加强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载体进行宣传,有所为并有所作为。

华西证券达州分公司行政主管 刘江

依靠《金融周刊》这个平台,让老百姓能听到证券行业的声音。但目前我们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们将联合证券业机构,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共同参与《金融周刊》宣传工作。

大竹渝农商村镇银行行长助理 宋明

《金融周刊》反映了我们金融人的心声、展现了金融系统风貌。村镇银行属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我们将针对我行市场定位宣传产品特色,加强联系交流,鼓励行内员工积极投稿。

长城人寿达州分公司副总经理 李万平

反思长城人寿在《金融周刊》这两年的宣传工作,稿件不够、积极性欠缺。今后将利用《金融周刊》这个宣传平台,一方面将保险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一方面积极展现公司亮点工作,不断提升我司在达州的社会影响力。

四川天府银行达州分行综合部负责人 陈莉

我行因人员配备的问题,从前稿件少,以后将利用好搭建的平台,在金融扶贫、金融知识方面加大宣传,在践行银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形象。

□本报记者 戴静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