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高校录取工作已开始,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将陆续发放。往年,正规大学通知书发放期间,各地“野鸡大学”录取通知书也铺天盖地乱飞,鱼龙混杂、混淆视听,让家长无所适从。
日前,本报记者就如何辨别“真假”高校录取通知书,采访了市招办相关专家。
专家指出,跟往年一样,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发放仍根据录取批次和院校确定发放时间。一般7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发放、接收时间,8月是高职专科批次的发放和接收时间。正规高校的通知书都是通过邮政快递送到考生手中,使用的是录取通知书专用信封,接收此类邮件需要现场出示准考证、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以防误投。
辨别录取通知书真假的办法很多,主要包括:一是登陆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录取信息,如查询到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就是经教育考试院办理了正式录取手续,否则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通知书。二是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必须由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并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发出,这些学校的名单可在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到。同时,考生填报的志愿是高考录取的依据,如果考生根本没有报考某一大学,却收到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就不可信了。
另外,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送工作随每批次录取进程陆续进行,将在7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有的非法组织或个人会抢在正规通知书发放之前,发放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以抢占生源。如果根据录取日程,还没有完成录取工作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样的录取通知书肯定不是正规录取通知书,多为非全日制自考类录取。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除加盖高校章外,还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并对录取结果负责。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以查看校长的签名对不对,如果没有签名,或者签名不对,就要小心了。
学信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是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信息查询的唯一网站。新生入学后,可登录学信网实名注册,然后查询、核实本人身份信息和学籍注册信息。如不符,就是误读了“野鸡大学”。
(本报记者 陈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