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头戏。市国资委作为指导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部门,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全市上下掀起“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热潮,市国资委如何结合活动,做好各项工作,推动达州国企高质量发展,助力幸福美丽达州建设,记者日前专访了市国资委党委书记曾祥勇。
记者:市国资委如何推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曾祥勇:我们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按照“学习有深度、讨论有建树、调研有价值”要求,精准谋划了五大学习内容、六大专题讨论、七大调研课题,先后举办国企党建、国企改革、选人用人专题培训3班次,专题讲座3场次,集中学习讨论11次,并由班子成员分工督导,下沉一线开展“1+6+13+N”课题调研,引导系统干部职工全面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务实探索破解制约国企发展的关键性、瓶颈性难题,从战略层面找准推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答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章达州答卷的国资考题。
记者:推动达州国企做实做强做大,既是达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达州加快建设“两个城市”的重要体现。市国资委对此有何计划?
曾祥勇:我们紧扣市委总体部署,通过深入学习讨论和调研,提出了“以做实为基础、以产业为支撑、以转型为方向”推动企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具体而言,就是在持续推进产权多元化、法人治理规范化、选人用人市场化、考核激励约束科学化、资产证券化的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转型,引领平台企业资本化市场化实业化发展、集团企业产业化多元化规模化拓展,推动形成平台功能类企业“实体运行、实业发展”,公共服务类企业“一主多业、集团发展”,竞争类企业“市场运作、做大做强”的差异定位、竞相发展新格局,加速做实做大做强市属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力影响力。
记者: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市国资委如何在推动达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生力军”和“排头兵”作用?
曾祥勇:下步,我们将高质量推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按照“3+10”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战略调整主线,坚持一手抓深化改革集聚动能,一手抓战略重组培植优势,不断做实做大投资、国资、发展三大平台公司,加速打造交投、水务、电力、公交、城建等十大集团企业,强化市属国有企业创新转型战略支撑,充分发挥好“承担社会公共服务、推动城市基础建设、提供优质要素保障、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经济贡献水平”五大功能作用,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达州国企力量。
□本报记者 韩淑予 见习记者 苟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