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3月3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之花 绽放 巴渠校园
——本报小记者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文明故事
3月25日,通川区文华街小学的孩子们前往莲花湖湿地公园,进行学习雷锋宣誓,开展文明劝导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永恒的雷锋精神。(曾娅兰 摄)

   课间活动时间,走到教学楼拐角处时,我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们的体育老师。令我惊讶的是,他正拿着一把扫帚小心翼翼清扫着散落了一地的沙石。只见他微胖的身子慢慢移动着,脸颊泛着劳动过后的微红。

    “老师是在清扫二区装修施工时散落下的垃圾呢。”同行的好友说道。他又不是清洁人员,做这个干啥呢?我有些不解,于是脱口道:“我们继续去打乒乓球吧!”朋友拉了我一把,说:“我们还是去帮帮老师吧。”我正想劝她离开,就在这时,只听见“啪”的一声响,我猛然转头,看见老师一手紧紧按着他的腿,脸色痛苦地半坐在地上,绊倒他的石头躺在一旁……我不再犹豫,急忙上前扶起老师,查看他受伤的腿,还好没有大碍,我不由松了一口气。此时,朋友拿来了扫帚和簸箕,我们和老师一起清扫剩下的垃圾。想着先前的所思所想,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时,一阵强风吹倒了旁边几个指示牌,我急忙跑过去扶起它们。抬头的瞬间,我看见老师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微笑……

    春天的校园,处处都有文明之花的芬芳!你看,每当大课间跑步结束时,总有一位同学默默拿起标志筒放回原处;放学路上,总能看到热心的同学拿着自己买的食物喂小猫咪;每天清晨,总有同学默默为教室的植物浇水……倏然间,一幕幕感动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是那么清晰,久久挥之不去……

    讲述者:达一中高2017级1班/黄小珂(本报小记者)

    (指导教师:彭捷)

    B

    三月杨柳依依,阳光正好。放下了沉重的学习,一个人沿着河边走,正好可以给心灵放一个假,感受自然的气息。

    前方,出现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有点胖,圆乎乎的脸,胖乎乎的手,活像一只肉虫子。她一手拿着薯片,另一只手不停地往嘴巴里送,难怪她会这么胖。我坐在离她不远的石头上,静静地望着她吃东西,偷偷笑了。

    她吃完了,慢慢起身离开。我在后面跟着她,毕竟河边石头太多,要是她一个不小心掉进河里,后果就严重了。她不停地在前面走,左顾右盼,手里拿着包装袋和果皮。走了一会儿,她一个回头,说她知道我在后面跟着她。我问她:“那你不怕我吗?”她摆着圆乎乎的手说:“不怕,姐姐你看起来不是坏人。”

    前方立着一个垃圾桶,她撒开腿跑去,用手轻轻将垃圾放进桶里,咧开嘴笑了。我问她走这么远是不是就为了扔垃圾,她用水汪汪的眼睛望着我说:“姐姐,垃圾是不能乱扔的。妈妈说要是小草被垃圾压住了,它会哭的。”说完,她笑着和我挥手告别,往家的方向走去。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我觉得她很可爱,很美,像这三月里绽放的桃花一样美。

    文明,不仅仅是与人交往时应做到的,关键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能文明自律,这样的人注定很高尚。

    讲述者:万源市第三中学高三(13)班/张玲(本报小记者)

    (指导教师:魏宗孝)

    C

    一天,我们上完体育课,高高兴兴地走在回教室的路上,三五成群讨论体育课上的趣事。楼梯上,一张废纸静静地躺在那里,很不和谐。同学们从它身上踏过,谁也不曾留意它,弯腰把它捡起来扔垃圾桶里去。我想把它捡起来,可转念一想:那么多人看见了都没有去捡,我为什么要去捡呢?于是,我假装没看见它,继续往前走。

    这时,一位女生走到它面前,停下了脚步。只见她弯下腰,伸出手把废纸捡起来,加快步伐,走到楼梯旁的垃圾桶将废纸扔掉。她拍了拍双手,露出轻松的神情。我惊讶地看着她,问:“你为什么要把废纸捡起来呢?那么多人都没有捡。”她微笑着解释道:“因为老师教导我们要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这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听了她的话,我羞愧万分。

    我突然想起了老师的那句话,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彻彻底底失败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是啊,文明礼仪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在达州的每一寸土地。

    讲述者:通川区第三小学四(1)班/覃倩茹(本报小记者)

    (指导教师:周登俊 吴红菊)

    D

    上周六,我和妈妈坐上爸爸开的小车去探望姥姥,一路上迎着和煦的春风,心情格外舒畅。

    刚开始很顺利,但到了一条狭窄的路时,前面一辆小车的轮胎陷在路边的大坑里,动弹不了,一路经过的人们都漠不关心。爸爸和妈妈看见了,异口同声地说:“走,帮帮他吧!”我们下了小车,对那位惊慌失措的司机说:“不用害怕,这小车很轻,我们把它抬起来。”那司机一听,急忙把车上的人叫过来,大家一起用力抬小车。司机的家人半信半疑,不约而同地问爸爸:“真的行吗?”爸爸和妈妈凭着多年的经验,肯定地说:“一定行。”在爸爸的指挥下,大家团结一致,先把后轮抬起,移到水泥路上。虽然抬起了后轮,但是因为前轮的机件比后轮多,所以要抬起前轮仅靠四个大人的力量是不足够的。看着大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抬起前轮,,我灵机一动,对大伙儿说:“不如用石头把前轮给顶着,这不就既省力又方便吗?”大家听了我的建议,笑着对我点了点头,用这个方法把小车的前轮移回了水泥路上。结束后,司机叔叔不断地向我们道谢,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很快乐,进一步领悟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

    讲述者:宣汉县西北中心校五(5)班/熊航(本报小记者)

    (指导教师:唐燕)

    E

    三月的一天,我和妈妈在公园散步,心情十分愉悦。

    突然,从远处向我们走来一个人――苍白的脸,布鞋破旧不堪,低垂着头,一边走一边啃着馒头,无精打采的双眼显得疲劳乏力。

    他和我们擦肩而过时,我看了他一眼,那无助的眼神透着凄凉,透着绝望。他是大病初愈吗?他是刚经历了一场劫难吗?他家有经济危机?无数个念头在我心中涌起。我的心猛地颤抖了一下,对他产生了同情和怜悯。

    “钱,你们的钱包掉了……”一个微弱又略显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和妈妈下意识地转过身,原来是他在和我们说话。妈妈连忙捡起钱包,清点了一下,分文未少。我们向他投以感激的目光,当妈妈正准备取出一张钞票递给他时,他却从我们的目光中快速地消失了。

    看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不禁陷入沉思: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穷困落魄”之人并不多见,“拾金不昧”也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淡化。我们的生活富裕了,可我们的心能像今天这样为之一震的时候却少了。他今天给了我如此的震撼,如此的温暖,如此的幸福,他穷吗?不,他并不穷!他是最富有的人!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我相信,社会的正能量会越来越多。用我们的言行去温暖他人吧,让三月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讲述者:达川区实验小学六(12)班/罗旭童(本报小记者)

    (指导教师:李益国)

    F

    我踏上班车时,已经没有座位了,只好站着。

    不久,又上来了一个穿着老式蓝布衣服的矮小老人,他费力地把两大麻袋东西扯到车上,然后靠着车门,把指缝里满是污垢的手伸进口袋,摸出一个纸包,把层层泛黄的纸剥开,从中拿出几元钱,颤巍巍递给售票员。

    老人一手夹一个麻袋,整个人随着颠簸的车厢东倒西歪,座位上的大叔们安静地用眼角余光扫视四周,始终没人愿意让出座位。面对一众坐着的大叔,我摸出手机,找到了最近央视关于尊老的公益广告,默默把音量调到最大。放完广告之后,我若无其事地把手机揣进兜里。这时售票员发话了,希望大家给老人让座。大叔们面面相觑,躁动了一会儿,一个年轻男人起身将座位让给了老人。

    事后,我觉得自己的做法有点儿傻,但我认为泱泱华夏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如果失去了尊老爱幼这一基本礼节,又与未开化的野蛮国度有何区别?所谓上善若水,德行天下。有德行才能走遍天下,而德行是文明的一种表现。文明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灵魂积淀与操行修养,任何一个人民都可以代表自己的国家,人民的行为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素养程度和一个国家的文明底蕴。而德行第一,雅正第二,不仅仅是要虚心请求别人指教,更是要为人典雅正直。人与人之间没有文明礼节,出口成脏,社会就会少了人情味,变得戾气与岌岌可危,正如仲尼所言,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所以要时刻谨记,当文明人做文明事,说文明话。

    讲述者:开江任市中学高2016级10班/李静静(本报小记者)

    (指导教师:张丽)

    G

    午饭时间到了,快饿疯了,我拿着碗筷与同桌跑去食堂盛饭吃。

    我俩到了食堂,前面已经来了不少同学,我们规规矩矩排好了队。随着时间推移,前面的人越来越少,想到马上就能够“大饱口福“了,心中窃喜。

    突然,一个高年级同学跑来,排在我们前面。“哎呀!你……”我有些不满,大声喊了起来。那位同学扭过头,瞪了我一眼,冲我说:“喊喊喊,喊什么?不就是插个队吗,有啥大惊小怪的。”看着他恶狠狠的样子,我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忍住了,没有回应他。

    “你看你,别插队啊!站后面去!”就在这时,站在插队者前面的一位大姐姐说。那位插队同学把双手插在兜里,看了那位姐姐一眼,一动不动。天呐,他插队竟如此不可一世。我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说,插队是违反了次序规章啊!“我排队吃饭,想咋站就咋站!”他不屑地反驳道。他的话终于激怒了周围排队的同学,大家纷纷指责起他来,他一看犯了众怒,面红耳赤,乖乖站到后面去了。

    古有孔融让梨,这是尊敬兄长的文明;有程门立雪,这是尊师重道的文明;有孟母三迁,这是爱护晚辈的文明……荀子说:”人无不尽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就像一滴水,许多人的文明汇聚在一起成了一片海洋,而海洋中总会有些杂质;文明就像一盏灯,灯光亮堂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少一些。

    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多一点亲切的关爱,就会让文明之花盛开的更加艳丽。

    讲述者:开江县甘棠初级中学2017级(2)班/周杨(本报小记者)

    (指导老师:李映斌)

    H

    上周末的中午,我和一个同学去书店看书。

    在一个路口,我们正在等绿灯,突然看到一位中年大叔骑着电瓶车,在交通信号是黄灯时骑了过去,一辆小轿车正好拐弯,电瓶车没来得及刹车,从而拐了个弯,由于重心不稳,连车带人摔了下去,小车刚好从大叔身边擦过。“好险!好可怕!”我和同学异口同声,连忙飞奔过去扶起大叔。

    我们劝告大叔要遵守交通规则,家人希望他平安。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的。大叔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应声道:“好孩子,谢谢你们,大叔记住了,以后绝对遵守交通规则。”看到大叔骑着电瓶车平安地离开了,我和同学会心地笑了。

    生命是宝贵的,不管是为了谁,我们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因此,我们倡议:①要认真遵守通法规,谨记“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要翻越护栏,十字路口一定要看清红绿灯。②马路上行走时要集中精力,不看书、不听歌、不打闹,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达州好市民。

    讲述者:达川区华英学校六(1)班/吴小梅(本报小记者)

    (指导教师:马文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教育1版
   第02版:教育2版
   第03版:教育3版
   第04版:教育4版
文明之花 绽放 巴渠校园
参观科技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