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日报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透“农”字文章 收获遍地金黄
——宣汉县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双河镇大田村刘家坡新村聚居点
七里牧场

    2017年,宣汉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实现四大目标、筑强三大支撑、抓好五大任务”总体部署和“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双核双区,建成繁荣美丽新宣汉”中心工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切实搞好农村产业扶贫为主线,以“四好村”创建为载体,全面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0.3%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引进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该县坚持培育与引进并重,按照《宣汉县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宣汉县新型农业经营示范组织扶持奖励办法》等文件,积极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实业,带动农民增收。2017年引进四川松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宣汉龙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等31家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专合社+基地”等模式,在毛坝、胡家、樊哙等22个乡镇31个村建立脆李产业示范园、中药材种植基地等,辐射带动2440余户贫困户种植青脆李、中药材等3160余亩。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该县全面推进农文旅、农科教、休闲观光示范园区建设,成功打造万亩脆李旅游观光体验区2个、产业融合示范园区2个。积极推荐申报茶河圣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马渡关镇蔡家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和庙安乡八庙村休闲农业专业村。进一步提升川东莲乡、荷塘明月、圣水果蔬、舜天湖生态农业园、庙安花果山和洋烈水乡等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建设。有序推进桑树坪蚕桑文化主题产业园建设。2017年新成立农民合作社160个、家庭农场94家,成功评选省级示范合作社1个、市级示范合作社4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个。成功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家。

    建设幸福新村 改善人居环境

    新村建设工程扎实推进。一是遵循“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思路,大力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坚持“缺啥补啥”和建、改、保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村住房“广厦行动”,逐步消除农村土坯房,大力推行“农村按揭房”模式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建成南坝镇五龙村贺家湾等三个新村聚居点,胡家镇鸭池村等90个幸福美丽新村。二是依据贫困村脱贫摘帽“七有”标准,与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突出抓好民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和产业扶持,用好新村扶贫政策,多措并举解决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在产业扶贫增收上下功夫,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建成三墩土家族乡月亮村等65个扶贫新村。

    “四好村”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了《宣汉县县级“四好村”创建考评办法》,立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能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广泛开展“诚信、守法、感恩”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和“村规民约”自治活动,全面整治农村住居环境、群众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真正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创建君塘镇洋烈社区等县级“四好村”129个,胡家镇鸭池村等市级“四好村”90个,推荐申报省级“四好村”24个。

    打造引领示范 实现连片脱贫

    该县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总体要求,围绕全市“15664”的工作思路,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形成了“三化、四区、五制”的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新途径,全面展示宣汉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为加快宣汉脱贫奔康进程谱写了一曲恢弘篇章。

    坚持三化,激活农村发展新引擎。规划科学化。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集中连片、系统推进”的思路,聚焦210国道、201省道两根主线,重点建设毛坝、庙安两大核心区,将脱贫攻坚引领区、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农建综合示范区、抓点示范展示区、全域旅游扶贫开发区“五区归一”,实现区域联动,片区推动,无缝覆盖。打造特色化。坚持“布局合理、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的思路,突出打造宣汉特色,走“农旅融合、农村三变、田园综合体”等引领脱贫发展之路,做大示范基地,做优产业园区,示范带动全县农业农村整体上水平。示范效益化。以“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为统揽,努力打造以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民生保障、乡村旅游、农村改革、幸福美丽新村为一体的示范区,进一步加快区域整体脱贫奔康步伐,切实增强脱贫攻坚的辐射带动效应,构建区域脱贫连片发展新格局。

    建设四区,打造农业增效新亮点。农民增收样板区。按照田、水、路、林“四网”配套的理念,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亩,土地整理1.8万亩;整治山坪塘(微水池38口)98口、渠系18.4公里;新建道路及加宽115.6公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变,为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重点,培育特色产业基地5个,新发展脆李、油牡丹等现代农业3万余亩。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示范性专合组织(家庭农场)30余家,带动贫困户5326户、1.6万人,户均增收2820元。农村改革先行区。大力实施全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率先成立胡家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功探索出土地托管、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农村账务委托管理、资产收益扶贫“90145”等改革新模式,破解了“农村土地撂荒,农村治理,农民增收脱贫”三大难题,为农村改革综合实验区内的农民人均增收1890元。农旅融合新景区。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一个产业园区就是一个乡村旅游景区的思路,把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元素融入园区,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观景亭(台)和游步道等,成功打造了双河蓝莓谷、胡家芦笋园、毛坝四方山等农旅融合景区12个,开办星级农家乐16家。幸福新村保障区。坚持“建改保”相结合,大力实施新村建设“1+5”工程、村落改造“5+1”工程,新建新村聚居点8个、旧村落改造提升1860户,新建微田园13000平方米,保护性修缮古院落2个,有效帮助358户、765人解决了住房问题。统筹推进医疗卫生、文化等“1+6”村级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功能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守法、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评选道德模范户2000户、达标户3000户。

    创新五制,增强脱贫奔康新动能。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宣汉县积极探索脱贫奔康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通过党建引动、政府推动、项目撬动、专合带动、市场鼓动等形式,加快了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步伐。

    深化农村改革 激发发展动力

    该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在解决“土地撂荒、基层治理、人才匮乏”等难题上取得了新突破,大力培育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了脱贫奔康步伐。

    聚焦撂荒土地,走出规模经营“新路子”。针对农村“土地撂荒”严重现象,创新土地经营模式,推动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企业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功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全县累计流转土地23.6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5.08%,实现了昔日荒地变金山。大力发展农民股份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成立宣汉县群鑫农民股份专业合作社,就近吸纳927户群众入股土地2243亩,收益按入股比例分红,农民闲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成立乡镇农合联,为农户提供某个环节或全环节托管服务,有效解决农户缺劳力问题。全县推广土地托管面积达到2.8万余亩。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农业发展“新格局”。针对农民普遍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和科学技术的现状,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吸引了各方面人才进入农村,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成功解决“怎么种地”问题。三年来共有495名农业科技人员,申报涉农创新创业项目206个,政府兑现产业扶持奖励资金1150万元。制定出台专项扶持奖励政策,县财政每年预算不低于800万元,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返乡农民工进入农村,成功引进优秀返乡人才创建的四川松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用工+社保”脱贫模式,与389名群众签订固定用工合同,实现了“农田变农场、农民变工人、农区变景区。”

    □文/图 曾鑫 桂爽 蒲正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第05版:日报5版
   第06版:日报6版
   第08版:日报8版
   第09版:日报9版
   第10版:日报10版
   第13版:日报13版
   第16版:日报16版
写透“农”字文章 收获遍地金黄
做好“五道加法” 推进“五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