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能致富”,大竹县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在计划当年退出的贫困村每村开发12个岗位,其余贫困村每村开发4个岗位,非贫困村每村开发2个岗位,共计1036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劳动技能水平较低、生活特别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并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
同时,该县依托已建成的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吸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目前,该县已通过产业带动全县9524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人均年增收500元。图为该县周家镇新胜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正在蜜柚种植基地里务工。
(特约记者 王晓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