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日报4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7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达州日报》结缘四十年
□赵明阳
赵明阳近照

    回忆起与《达州日报》的缘分还真是一言难尽,至今难以忘怀。

    1969年,17岁的我落户原达县河市区火炬公社(现斌郎乡)当知青,两年后返城调进达钢质量检验科当质检员,每天工作比较辛苦,但科室订有《通川日报》(《达州日报》前身)、《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报》和《精神文明报》等,从小喜爱看书读报的我便每天下班后前往科室拜读当日的新闻,单位宣传部领导见状便鼓励我向报社投稿宣传单位的好人好事和生产成果,加之自己有一部牡丹牌双镜头反光相机,便利用工作之余用相机将一线工人们的劳动场面拍下来再配上文稿寄到《通川日报》,自认为拍的照片和写的文稿还可以,但十天半月就是不见一篇稿子见报,正当失去信心准备打退堂鼓时,《通川日报》的朱裕和老师寄来一封信通知我到报社去。第二天在报社美摄部办公室,我见到了朱裕和老师,他语重心长地鼓励我不要泄气,并希望我扎根生产第一线多拍图片新闻。“小赵,你拍的照片还可以,但报纸用的黑白图片需要反差大一点的效果比较好。”朱裕和老师不但将《新闻摄影》、《摄影技巧》、《摄影配方药物大全》和《暗室技术问答》等书籍借给我学习,还在报社暗室里手把手地教我冲放照片,使我受益匪浅。

    当名为“钢铁工人”的新闻图片在《通川日报》二版见报后,我看着自己拍的照片,闻着报纸淡淡的油墨香,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大大地调动了自己拍照片写新闻稿的积极性。后来,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我又先后添置了“海鸥”、“珠江”、“理光”和“雅西卡”单反相机。每当有稿件在《通川日报》及省内外报刊上发表时,几位要好的铁哥们便要我请客,尽管当时稿费较低,但下班后还是要与铁哥们在街头的串串店一醉方休。

    1984年5月,我参加了通川日报社举办的新闻干部学习班学习,接着又到四川工人报社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地学习,回来后便成了单位的一名专职摄影宣传干事,还配备了“美能达”、“佳能”等单反长焦相机和专门冲放照片的暗室。设备得到改善,每天采访完后就将当天的照片及时冲印出来,写上文稿分类向省内外报刊投稿。由于不少稿件被刊用,我先后被多家报刊、电台聘为特约通讯员,并多次评为优秀通讯员,还被达州地区记者协会吸收为会员。

    2014年年初,《达州晚报》招聘社区记者,自己便又成为了《达州晚报》社区记者中的一员。回忆起步入新闻工作的40多年,每逢翻阅一叠叠发表过的稿件时,感激之情涌上心头,这都是与《达州日报》的老师们对我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分不开的。

    《达州日报》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愿《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蒸蒸日上、越办越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我与《达州日报》结缘四十年
华润燃气成立首支巡检抢修电动车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