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当老板,还到我们这贫困村来当支书,带领我们致富。村里有如今的面貌,多亏了邹书记!”提起支部书记邹钦州,渠县宝城镇沙坡村的村民都称赞有加。
走进沙坡村,整齐的民房,宽阔的水泥路令人眼前一亮。即便是如今这骄阳似火的六月,村里人也总是忙碌不停,大家都说,赶上了好政策,又有邹书记这样的致富能人带领,真的是等不起、慢不得,家家户户都在想法子脱贫奔小康哩。
实干为先 收获民心
面色黝黑的邹钦州,看上去比实际年龄略显老成。他本是年收入逾百万的建筑公司老板,这些年靠吃苦耐劳和广泛的人脉,生意做得还算顺利。自己虽然富了,老家沙坡村却还戴着“省定贫困村”的帽子。那时的沙坡村可谓是一穷二白,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卫生室,没有集体产业,甚至连一条像样的公路也没有。村民年平均收入不足3000元,全村543户居民,(紧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