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日报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6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路上的“赶考答卷”
——大竹县2017年脱贫攻坚第一次现场评赛会速写

    初夏竹乡,骄阳普照。

    6月7日,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迎来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全社会的目光聚焦于此,考场内考生们奋力挥洒,考场外考生家长更是充满期待。

    在大竹县,这一天,怀着忐忑心情“赴考”的还有全县2017年计划退出的20个贫困村和22个扶贫专项牵头部门。大竹县2017年脱贫攻坚第一次现场评赛会——这场“大考”悄无声息地拉开大幕,却同样让人神经紧绷,如临“大敌”。

    现场评赛会,这在大竹已不是第一次。对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2016年两轮脱贫攻坚现场评赛会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层层传导压力,切磋交流经验,动真碰硬整改”——在2016年的基础上,今年的现场评赛会又有哪些新的亮点和启示?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这个特殊的“考场”。

    持续红脸出汗

    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

    6月8日上午,在庙坝镇黑水村“两委”办公室里,现场评赛会第一组的5个贫困村最后的得分通报和答辩申述环节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欧家镇未实现行政村通信网络全覆盖,个别村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未完成。按照评分细则应扣1分。”县经信局的考评人员话音刚落,欧家镇负责人立马举起了手:“我申述,我镇通信网络未覆盖的村并非此次参加评赛的高松村,请予以不扣分裁定!”

    “请工作人员重新核实高松村通信网络覆盖情况,如果达到要求,按照考评规则就不予扣分。”第一组组长、县委副书记杜权军的裁定赢得了台下一片掌声。

    现场申诉环节并非此次评赛会首创,却是此次评赛会亮眼的一环。“与去年评赛会的拉通排名不一样,此次评赛分5个组进行,每个组有4个贫困村,每一组的最后一名都要受到‘黄牌警告’。不仅考评人员在细节上更加较真,参赛的贫困村也必须在每一项考评内容上都寸土必争。”欧家镇党委书记黄勇兵说。

    通过调整赛制,此次评赛会延续了2016年评赛会辣味十足的特点,同样是红脸出汗,“红”出的是问题,“汗”出的是担当。尤其是在点评环节,考评人员直指问题、不留情面,被考评的乡镇负责人直面问题、坦然答辩。

    一次次的答辩和申诉,贫困村自身存在的问题被“暴露在阳光下”,参赛人员也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公开、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是此次评赛会的原则。当天,在文星镇大安村评赛现场,金鸡乡党委书记王勋平按照入户调查的情况对大安村不留情面进行了扣分。

    两个小时后,从“考生”变为考评组成员,在入户调查中,文星镇党委书记王彪实事求是地给金鸡乡金鸡村打出了高分。

    “存在问题和差距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知道问题是什么,差距在哪里。金鸡村精准识别准确,政策宣传到位,脱贫攻坚推动力度大,值得我们学习。”王彪坦言。

    聚焦问题导向

    防止“自我感觉良好”

    为了更好地促进交流切磋,切实查找准问题和不足,此次评赛会将基础条件较好、帮扶资源优越的部分贫困村分别安插在5个组。分组情况一出炉,个别“高个凑堆”的组被干部们戏称为“死亡之组”。

    石桥铺镇指挥村是达州市委宣传部、大竹县纪委监察局对口帮扶的贫困村。近年来,在市、县、镇三级的大力帮扶下,该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培育,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大家眼里名副其实的“明星村”,这也让同处第五组的其他3个村倍感压力。

    “通过实地查看和了解,我们认识到自身同指挥村无论是在基础建设还是产业发展上都存在差距。”6月7日下午,在指挥村评赛现场,高穴镇红花村第一书记余永东感叹道。

    (下转第三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落地落实抓好重点工作
扶贫路上的“赶考答卷”
不断优化自身产业布局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
巴山大峡谷建设紧锣密鼓
切实保护好“母亲河”水质
达州市首部地方性实体法规出台
17日晚8点10分本地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