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生活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5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法院公布 2016年度9起典型案例
涉及职务犯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犯罪等多种类型

    为充分发挥司法案例在规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司法、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5月11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9起2016年度典型案例。9起典型案例涉及职务犯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犯罪等多种类型,本刊选登了3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违规办理失地农民社保受贿案

    基本案情:2008年,宣汉县东乡镇城南社区4组的部分集体土地被国家征用。2013年,宣汉县政府为解决该部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决定为其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并为该社区下拨403个社保名额,其中原塔坨村5社下拨298个名额,因符合购买社保条件并愿意购买社保的人员实际只有160余人,因此还剩余130余个社保名额。城南社区4组组长崔某某组织召开社员代表会议并决定将多余社保名额对外出售,增加集体收入。此后,廖某某等明知崔某某上报的城南社区4组参保人员中有不符合规定人员,未严格审核便呈报至宣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致使41名不符合条件人员购买了社保,导致国家财政多下拨补助资金180余万元。事后,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宣汉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判处崔某甲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以滥用职权罪分别判处廖某某、叶某某有期徒刑二年、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以受贿罪判处崔某乙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一审宣判后,崔某甲不服,提出上诉。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涉农惠农、农村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开始增多,“小官贪腐”现象逐步凸显。本案的成功审判,为那些欲贪未贪、欲腐为腐的观望者敲醒警钟,对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保障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将起到积极作用。

    [案例二]

    鲁某、龙某重婚、拐卖儿童案

    基本案情:被告人龙某于2002年与冯某在中江县太平乡人民政府登记结婚,2012年经判决准予离婚。被告人鲁某与龙某于2003年在广东务工时相识,鲁某明知龙某有配偶却与其同居生活,且于2004年回到达州市达川区鲁某的家中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至今。被告人鲁某、龙某生育四个子女后,因家庭贫困无力抚养小孩,由鲁某提出犯意与龙某将所生子女以抱养名义卖出改善生活。被告人鲁某、龙某同居生活期间,先后生育六个子女,其中鲁某甲、鲁某乙随二被告人生活,其余三子一女在2006至2015年期间先后抱养给他人,共获利75400元。事后,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鲁某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犯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被告人龙某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犯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被告人鲁某、龙某违法所得75400元予以追缴,其中已由公安机关追缴29500元,上缴国库。一审宣判后,本案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一审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由于抱养、送养行为在农村地区还一定程度存在,本案对那些不合法、不规范的民间借养、送养行为以及借送养之名出卖子女的行为进行教育警示。

    [案例三]

    郑某某销售假药案

    基本案情:公诉方开江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郑某某在没有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药品销售。2015年4月前后,郑某某从“1168医药视频招商网”了解到药品“藏精丹”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站上留有的联系方式,先后两次从一名自称“李先生”的男子处,以20元每盒的价格购进“藏精丹”40盒。郑某某明知“藏精丹”无合法证明资料,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系统内查询,确认“藏精丹”为假药的情况下,分别将20盒“藏精丹”交给开江某药房和宣汉某药房,以每盒15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并进行虚假宣传。截止案发,已有30余盒“藏精丹”售出。事后,开江县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决:被告人郑某某犯销售假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10000元;郑某某违法所得4500元予以追缴。

    典型意义:我国是药品生产和销售大国,一些犯罪分子因为经济利益驱使,以高额提成为诱饵安排药店销售假药,对这种明知假药却予以销售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以保障药品市场安全,使人民群众能购买到放心药、正规药,构建良好的药品生产销售流通秩序。

    9起典型案例还包括熊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陈某诉达州市某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四川恒硕迪杰制衣有限公司诉杨某某名誉权案、张文秀诉陈某某等赡养纠纷案、何某等与万源市沙滩镇老渡口煤厂劳动争议虚假诉讼案和失信被执行人董某被取消党代表候选人资格案。

    □聂海鸥 本报记者 徐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第05版:生活5版
   第06版:生活6版
   第07版:生活7版
   第08版:生活8版
努力开创我市政协工作新局面
市法院公布 2016年度9起典型案例
市人大督办四届一次会议 第187号代表建议座谈会召开
争做合格党员 助力脱贫攻坚
陪他练练又何妨
渠县国税“互联网+”开辟税收宣传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