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承芳,纯良之臣,既有忠诚隐忍的品德,更有到老不衰的壮心。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十月,年逾古稀的卫承芳就任南京吏部尚书,发现不少岗位无人主事,好多工作难以开展,积压的问题和矛盾非常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十分痛心。便上疏皇帝,请求尽快察举征召,并冒死指出“有政无官、必然生乱”。
次年二月的一天,他与官员们一同上朝,在路上遇到百余人聚集上访。问后得知,只因一些衙门无官主事,积压案件久拖不决,囚犯死于牢中者逐渐增多,民怨渐至沸腾。卫承芳深思原因,认为还是朝廷缺员严重。便再次奏请皇帝,恳请尽快补缺主事官员,为朝廷分忧,还民生安定。几经周折,终于让充耳不闻的皇帝准奏。
晚年卫承芳,虽老弱体衰,仍忧国忧民,丹心理政。这份百折不屈、坚贞不渝,足以催人泪下,动人心魄。万历四十三年闰八月(1615年10月),卫承芳殉职任上,留下廉吏芳声,永启后世。
(杨建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