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地下党员几十个,舍生忘死干革命……各级干部真英明,百姓困难献真情;村村公路硬化通,群众走路很轻松;青山绿水令人醉,瓜果飘香满山坡……党员干事有激情,农民致富有盼头,永远跟着共产党,群众生活亮堂堂!”这是大竹县八渡乡村民唐洪明自发编写的顺口溜《八渡新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反映了各级党员干部无私为民的情怀和脱贫攻坚给全乡带来的可喜变化。
2016年以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竹县八渡乡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形式,组织了“三支红色队伍”,深入挖掘党史题材,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打响脱贫攻坚冲锋战。这“三支红色队伍”分别是红色教育宣讲团、红色草根宣传队和红色志愿帮扶队。
红色教育宣讲团由聘请的21名党史理论专家、档案学者组建而成,主要负责在党员干部中宣讲大竹党史、英雄事迹及近期党的方针路线等。
红色草根宣传队由35老党员、老干部和先进模范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在全乡场镇、学校、医院、农家院坝,用朴实的语言,采取唱民谣、编顺口溜、拉家常、开会议等形式,重点宣传精准扶贫惠民政策和脱贫成果,激励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加油干、奔小康。
红色志愿帮扶队由256名党员自发成立,主要负责结亲帮扶全乡165户贫困户,他们经常入户关心贫困群众,引导他们立志脱贫,指导他们发展产业、创业增收。
据悉,截至目前,该乡已开展“红色宣讲”25场次,举办“红色宣传”32场次,结成“红色帮扶对子”256个。2016年,红色帮扶队里的256名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依托“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业主+农户”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6200元。
(邓小丹 特约记者 王晓林)